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6年对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陕西5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和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反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农户占16.4%,反对"不得调地"政策长久不变的农户占39.3%,意味着二轮承包到期后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极为强烈;2011~2016年,约16%的农户经历过土地调整,其土地调整次数平均为1.36次,明显低于已有相关文献提及的2010年前的水平;受"不得调地"政策负面影响的家庭人口越多,"不得调地"政策的受支持程度越低,说明家庭人口变动是影响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态度的主要因素;农民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对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持反对态度的农民越多,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高,反之,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低,意味着村庄内部土地调整的呼声是村庄土地调整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考虑到受"不得调地"政策影响的农村人口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预见,二轮承包到期后要求进行土地调整的压力会很大,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实现长久"不得调地"的政策目标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日前在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透露,中国棉花协会统计显示,2013年度中国棉花种植面积较上年同期下降6.7%,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棉花生产继续出现萎缩。目前,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趋势扩大,棉花市场的高价差问题让下游企业叫苦不迭。棉价倒挂给棉农和下游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农民为何不愿种棉?倒挂之"忧":纺织业不堪高棉价  相似文献   

3.
眼下,在农村,干部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民"调整结构";而农民最头疼的是如何"调整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本是好事,农民为什么会头痛呢?因为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们对究竟应该种什么、养什么,心中无数。地方政府若任农民盲目的"赶行情"、"跟大户",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如果地方政府对市场也很生疏又代替农民拿主意,"让你调你就调",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或新的"产品卖难"。这两种结局都会让农民提起"调整结构"就心有余悸。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所谓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就是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与政府决策如何相互调适的问题;所谓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则是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两个矛盾分别对政府提出两个问题: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二、在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上,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太行孺子牛     
近几年来,一向深藏太行山脉的河北省邱县岗底村可以说"风头"出尽:该村生产的"富岗"牌苹果继1997年被河北省评为优质名牌产品、1998年走上中南海国宴餐桌之后,又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同时,村民们靠苹果涨起了口袋,村集体靠苹果壮大了资产。提起这些变化,村民会不无激动地给你讲述一些他们的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杨双牛是如何不遗余力躬耕太行的故事。1984年,当过兵、时年30岁的杨双牛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杨双牛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全村570多人,只有耕地200多亩。如果把眼睛仅盯在几分地上,岗底人经济上永远不会翻身,那么带领群众致富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呢?在走访中,不少群众提到还未利用的8000多亩山场。由于一家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生产经营上农民一直把棉花生产当做发家致富的根本,加之国家对棉花生产的"倾斜"政策,尤其是在大包干以后的几个年份里,棉花价格与其他经济作物,与当时生产资料的价格比较合理,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种棉积极性下降,棉田面积逐年减少,粗耕、劣种、轻管的现象,特别是去今两年,有的农民对上级的植棉指令性计划持抵触情绪.少种、不种棉花的"顶牛"现象已有发生且有发展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棉花生产的出路何在?最近,我们对冀县3个乡镇、80户农民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政策不平衡、比价不合理、效益悬殊.  相似文献   

6.
某日酒宴,一乡武装部长随口云:"要想富,调干部;只研究,不宣布。"一针见血。众人尚未来得及喝彩,其又曰:"说是检查,下来四五;一人七八两,救活一个小酒厂……"说得尖刻!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富,当然并不仅仅是靠调干部"调"富的,但谁又敢说没有象这样靠调干部"研究"出来的"富户"呢?那么胡建学又是怎么富起来的?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下文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从事经营、经商、传销等经济活动,可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去参与?当然,并不是说不允许领导们富,而是说某些领导们"富"得"不地道",从法律上说就是靠"贪污"和"受贿",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官倒"来致富的。这样的富,让人气愤!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把什么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呢?河北省盐山县圣佛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发现棉花价格近二年仍然走俏。而且,圣佛镇农民有优良的种棉技术和悠久的种棉传统,未来棉花市场和本镇的实际情况能够形成最佳结合点。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已成定论。然而,自90年代以来,圣佛镇棉花生产已呈连年萎缩之势,棉农因棉花品种低劣、病虫害多、投入大而纷纷转产。出路在哪里呢?镇党委、政府选择了"以优种促调整"的道路:种庄稼要选择优良品种;种棉花要种抗虫棉、不修棉、彩棉。品种要更新,脑筋先转弯。2000年4月中旬,圣佛镇成功地召开了棉花生产动员大会。镇党委专门请来了市、县领导及农业专家帮助农民"脑  相似文献   

8.
正这次到江北区费市粮站蹲点学习,我有三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农民售粮简便、迅速。在费市粮站,农民们来售粮都是用电动三轮车运来,而且多是5辆车一起来,检验、过磅、输送(顺带除杂)、整理、结算,整个售粮过程仅需半小时,真正实现"一站式"收购,"一条龙"服务,让售粮农民"最多跑一次"。我问粮站职工为什么多是5辆车一起来?他们告诉我,现在来这售粮的多为大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买方市场不期而至,农民对调整农业结构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调?调什么?这反映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困惑。结构调整怎么调?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认识是一致的: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好卖养什么。那么,什么赚钱?什么好卖?农民不知道,基层干部说不准,也不敢说,怕到时农产品滞销,农民找上门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些地方颇具成效的实践,或许会对困惑中的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有所启发吧。  相似文献   

10.
<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湖北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调减。一是主动调减。以前,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时,政府往往采取措施稳定面积。今年,不仅农民不愿种、主动减,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在积极引导棉农调整种植结构。二是大幅度调减。湖北省在近5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下乡采访,看见一个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表,上面标明各社(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指标,如品种、面积、产量,还有上交押金数量。若哪个社(组)完不成调整指标,就扣罚哪个社(组)。对此,村民们十分反感。有的说:"过去村主任叫种这种那,种时轰轰烈烈,管时热热闹闹,收时冷冷清清,卖时无人过问。现在又来强迫做赔钱生意,难道我们不能自主经营吗?"熟悉农业各家各户的情况,莫过于农民自己。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调对了能增收,调不好要赔钱。自家的事,谁不全身心的投入呢?调整农业结构时,农民亲手操作,随调随琢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农民一般从市场上、邻里亲朋处,报刊媒体获取信息,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不易造成"一哄而起"与"一刀切"。因此,农民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正>从2月25日起到3月1日五天时间,人民日报连续推出5篇重磅评论员文章,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法治让国家治理迈向新境界,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五个层次阐述论断,释放出什么信号?我们该有怎么样的行动?在这里,我想通过学习领会、思考启迪、落实践行三方面粗略谈谈我的体会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缺位现象 认定过程中的"逐级"责任追究缺位。部分农信社在贷款责任追究方面存在"五多"现象,即基层一般人员比信用社主任多,基层信用社主任比联社理事长(主任)多,调查、审查岗比审批、决策岗多,中小额风险贷款比大额风险贷款多,个人营销风险贷款比集体审批风险贷款多。责任贷款逐级认定最后往往只落实到第一责任人或完全责任人身上,越往上责任认定越模糊,越困难,责任追究出现"金字塔"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滑县上官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麦棉调优、果蔬调绿、畜牧调强,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今,上官镇农民增收有方、致富有门,满怀喜悦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麦棉调优该镇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对优质小麦种植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插牌标志。全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全部实行订单种植,未收先销。镇里号召种植的3000多亩优质抗虫棉,已成为许多棉花加工企业的抢手原料。果蔬调绿该镇把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果蔬作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重点培植,全面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大打绿色无公害品牌。该镇…  相似文献   

15.
10月8日一早,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村委会来了许多村民,他们是来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有关油菜种植技术的。该村党支部书记曾宪钟说:"多亏有了这个远程教育,让农民学到了很多油菜种植、加工、营销技术,去年我村农民仅种植油菜一项,人均增收400多元,今年我村又引进三个新品种进行试验,油菜种植面积可增加到1.6万亩,农民种植油菜收入还将有很大提高。"近年来,泰和县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坚持"建、管、学、用"并举,让远程教育网络走  相似文献   

16.
<正>古往今来,时移世易,语言也在丰富、发展和变更。笔者近日读到一则新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塘村是个出名的富裕村。富裕村因何而富?村里的干部回答是:"‘官’逼民富"。村支部书记朱荣华具体解释道:他们村在2015年4月作了一次调查,发现还有8户农民生活仍然比较贫困,而这些贫困户却"安贫乐道",悠哉悠哉过着穷日子。于是,村干部开始"逼"了:你或是要资金,或是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安徽省全椒县棉花原种总场、县棉麻公司两个棉花加工企业为解决原料缺乏、开工不足的问题,率先在棉花生产基础较好的白酒、八波、六镇等十一个乡镇推行棉花"订单"生产,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订单"规定:企业在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安排专人定点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实行最低保护价的基础上,按市价收购农民按"订单"生产的棉花。即规定收购保护价为三级籽棉市价每斤1.7元,四级籽棉每斤1.6元。如果开磅收购时市场价格高于上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以来,各地都在如何进一步搞好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下功夫,探索为农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新路子。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吴桥县供销社主任尚兴荣进行了专访。记者:这几年,吴桥县供销社一直坚持以"农"字统揽全局,支农服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请间你们是如何认识和处理服务、经营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尚兴荣:对供销社来说,服务、经营、效益三者相互交叉、制约,密不可分。比如,棉花是我们吴桥县的骨干产业,也是农民收人的主要来源。对棉花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植棉积极性。而棉花的多少,又直接  相似文献   

19.
水稻也能一季种植,实现多季甚至多年收获?重庆忠县马灌镇农民"育种专家"胡代书的回答是:能。因为他培育出的"越年再生稻"不但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还在全国试种推广2万亩,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入世"了,农民怎么办?笔者就此走访了数十位农民兄弟,其中不乏捷足先富的"领头羊"。遗憾的是,他们中毫不知晓者有之,无所谓者有之,而稍有了解的,流露出的却是:听说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很高,"入世"后人家的东西就会来,他们的质量高价钱低,我们的粮食往哪儿卖?棉花还能种吗?种蔬菜养畜禽赚不赚钱……担忧之余是过多的后怕。怕是情有可原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农民已经习惯了四平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