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要求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要求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构与公共组织三套工具,建立起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物品具有不同于城镇公共物品的一些特殊性,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最重要的是结合农村公共物品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一套包括公共选择的民主过程和调查分析的科学程序基础上的需求整合机制,准确判断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明确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步骤和方式。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为了农民真实的表达偏好,需要形成畅通的农民需求表达渠道;为了便于科学分析,需要构筑反应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的信息平台;同时推动政府转型,提升政府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自农村改革以来,存在四种农田灌溉均衡:一是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织以收取共同生产费的形式来组织农田灌溉的均衡;二是由村庄强人出面组织农户进行灌溉的均衡;三是既无乡村组织借重国家强制力,也无村庄强人借重私人暴力来抑制搭便车行为,从而形成的以微型水利灌溉为主的均衡;四是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用水协会,组织农户灌溉的均衡。在当下中国,由于农民特殊的公正观,乡村组织退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后,农村很可能普遍出现第二或第三种均衡的糟糕局面。因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形成国家与村庄之间合作与互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8.
个体异质性与公共物品治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章平  张小敏 《技术经济》2007,26(7):52-55,63
公共物品治理如何摆脱囚徒困境?研究者试图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讨论个体异质性对公共物品治理成功的作用。梳理了个体异质性与公共物品治理的关系研究思路,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模型和实证工作,给出了公共物品治理中如何将个体间异质性纳入形式化讨论、并用经验现实予以检验的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框架下的现行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无论从增长效应还是从公平效应看,其制度设计均不利于促成地方政府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基于大国治理逻辑的一个理论基石是,促成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需要融合独立性财权与权力制衡机制。据此,结合受益原则与支付能力原则,利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构建,应在不触动当前政府间财政制衡设计的框架下,围绕权力确定、来源清晰,负担落实、征管优势、适度弹性原则,注重财产税、使用者费、地方公债三大收入形式的运用,并借助制度调整来增强地方独立性财权。  相似文献   

10.
吴园园 《时代经贸》2010,(12):146-14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村镇居民对公共产品意见的调查数据,从参与人、行动、信息、支付效用、均衡和战略组合等六个方面分析村镇公共产品投资博弈的特点和规律,指出村镇公共产品投资和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预期效用不高、机会主义行为偏好和投资能力弱产生的非合作型博弈。提出增加村镇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通过引入以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博弈各方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益和在现实供需关系下的收益格局,特别是私人参与供给下的博弈均衡,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进行研究.结合国内的经验借鉴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强势成员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少飞 《财经科学》2006,(6):95-101
本文以集体行动经济学为分析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异质性假定,分析了农村强势成员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农村强势成员为了获得个人收益会组织集体行动;(2)强势成员的个人影响力与公共产品的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3)强势成员能够节约集体行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并降低其它成员的搭便车倾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品融资是中国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税费制度改革之后,随着村提留和各种收费的废除,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管理可用资金明显减少,因而在废除这种制度后建立起一种新的、有效的农村公共品融资制度已成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媒介意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经常脱节.显性原因是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缺失;隐性根源是大众媒介对农民的俯视效应,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大众媒介的利益驱动导致农村居民媒介信息上的劣势,也使得其无法有效地影响政府的经济人动机,也无法影响政府的政策,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不足.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受众的教育、增加接触媒介机会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保障性三大类农村公共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高,而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国家政策有关,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庆 《经济经纬》2007,(1):129-132
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累计公共物品投资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拉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产品供给与西藏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农村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除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外,主要是广大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措施是:增加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强化广大农牧民参与意识,提高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充分认识西藏农村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西藏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西藏农村治理结构,完善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