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额信贷创新的“浙江模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小额信贷创新已走在国内前列。文章首先从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信用创新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额信贷创新的"浙江模式"内容,其次就"浙江模式"进行了综合评析,最后提出了五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哈尔滨市县域农户小额信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哈市县域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小额信贷创新实践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浙江省小额信贷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小额信贷供应机构、政府部门等主体在解决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和小额信贷创新发展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结合浙江省小额信贷发展中的现存问题,提出浙江省小额信贷创新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完善政策环境,实施差异监管;借鉴有益经验,提升客户素质;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的简要描述,并进一步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对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市场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小额信贷的积极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视为一项微观信贷制度创新,表现为主要依赖五要素管理的新型信贷风险管理方式.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主流商业信贷管理方式一直产生着影响.对担保制度的偏好可能使小额信贷制度的发展成为影响农村现有物权制度的因素之一,我国农村现有物权制度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注意并控制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可能产生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额信贷强调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收取较高利息弥补成本、实行商业化运作,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在政府干预模式、信贷结构和方式、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有别于传统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地方特色经济产业、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大庆市五区四县的广泛开展,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低贷款回收率等风险渐渐显现出来。这给农村小额信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阻碍其发展的步伐。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深入到与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的保险公司进行数据调查,分析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状,并以大庆市农村信用社代理的保险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阻碍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健康发展的原因,为相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开启了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黄骏  周孟亮 《当代经济》2011,(14):28-30
本文从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创新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及金融环境,分析了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最后提出了小额信贷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69-70,106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结构比率、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措施的影响力、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等。受农村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较低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较低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与现行的其它扶贫方式相比,小额信贷覆盖面大、到户率高、经济效益好、扶贫效果显著、返贫率低、还贷率高、资金周转快。但是这种特殊的方式同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信用体系缺失、信贷集约型差、经济效益短暂、针对客户单一、发展速度慢等等,文章针对目前山西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推动全省建立健全小额信贷制度,为山西省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提供研究的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uses an in-depth case study approach to compare and analyze e-business microcredit firms and traditional bank business models in China, employing a business model template redefined as an analytical too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MF business model has typical disruptiv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shedding new light on the definition and criteria of disruptiv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s little research has done on its systematic analysis. This study also presents a holistic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our triggers constituting their business model difference, inclusive of non-mainstream customer positioning, inclusive platform-based infrastructure, platform-based leveraged capability, and user experience-centered value proposition.  相似文献   

12.
曲玥 《经济经纬》2007,(2):144-147
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痛疾正是社会信用的缺失。本文首先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信用,然后分析了文化传统与信用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对信用制度建设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文化传统与国情的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的策略,这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信用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制度是用来规范主客体行为关系或行为方式的一套成文的行为规则。制度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风险特别是财政风险的重要诱因。为防范财政风险,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税收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当前面临着诚信问题,尤其是征税诚信已经成为构建税收诚信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和完善诚信征税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议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诚信征税:一是加强税收制度建设,实施正式约束;二是优化税收征管体制,完善制度实施保障机制;三是建立税收诚信文化,实施非正式约束;四是建立激励惩罚机制,约束征税人微观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价格失信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而机会主义行为得以实施必需两个条件:第一,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现实社会中,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说,卖方比买方具有更多关于商品价格方面的信息,卖方就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欺骗买方;第二,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动机在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所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消解机会主义产生的前提--信息不对称、抑制机会主义产生的动机--较高的收益预期,是减少和杜绝价格失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三维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社会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问题加以治理已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务。从根本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的三维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宗法社会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制度结构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柔性制度为主、以刚性制度为附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结构中的信用链条与信用制度表现出其特有的连接方式和约束条款.在这种文化观、伦理观的濡化和教化之下,在中国市场经济热潮覆盖的今天,信用制度结构框架仍有待重构与再建.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同样农村金融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命脉[1]。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主要服务与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即被金融机构排除在外的广大农户,虽然我国的小额信贷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资金供需失衡,小额信贷自身的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等。根据国内外小额信贷成功的事例,我国应采取拓展多元化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来促进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制度与管理创新可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生态法治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法理论的创新,更需要具体生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主要包括在法律上明确生态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依靠法治化的经济手段促进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制度,科学设定和考核政府的生态义务,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健全生态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