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鑫榕 《生产力研究》2013,(12):147-148,171
文章以创新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能力、组织惯性和技术创新策略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了网络愿景能力、网络创建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的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同时,揭示了组织惯性其企业成长前期可能起到的积极效应,以及在企业成长后期可能起到的消极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利用管理者提升网络能力、控制组织惯性进而改善技术创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创新网络中主导企业的地位和领导作用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从企业、平台、行业3个层面剖析了其结构,构建了基于研发能力、技术与产品架构能力和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三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技术领导力结构三螺旋演化机理和规律,并以华为公司手机模块化创新网络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检验了理论推导。研究发现,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随着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呈递增态势;在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的不同阶段,技术领导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力有所不同。这对于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促进3种能力协调发展、提升技术领导力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12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模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创新(包括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设计对产品模块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越深入,模块化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影响越大、越显著;开发性学习也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具有调节效应,但其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探索性创新;关系网络对产品模块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产品架构创新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推动着企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作为市场与企业中间组织形式的企业集团,其网络模式的构建是实现企业效益实质性增长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企业集团的性质和边界分析入手,讨论了我国企业集团网络模式构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重构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网络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与自组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模块化理论和实践的盛行,模块化生产网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划分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类型,重点阐述了其组织与自组织特征,客观地指出了模块化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我国企业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增田  郝斌 《技术经济》2014,(2):1-8,70
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12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模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创新(包括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设计对产品模块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越深入,模块化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影响越大、越显著;开发性学习也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具有调节效应,但其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探索性创新;关系网络对产品模块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产品架构创新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域产业网络升级的问题,从产业内部和主导企业引入两个视角分析了区域产业网络的惯性成因,基于组织学习视角,以产业网络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从组织学习的机会、组织学习的推动力和组织学习的效率3个因素方面论证了区域产业网络惯性的突破机制,初步构建了区域产业网络升级路径的理论框架,并围绕网络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实践视角。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了价值组织形态从价值模块、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演进。模块化价值网络是企业按照模块化分工方式、在价值模块和价值链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协同创造价值的中间性组织,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网络、核心网络和外围网络三个层次。价值组织形态的演进和模块化价值网络的形成是组织不断演化以适应动态环境的过程,也是组织逐步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吉林省汽车产业在网络创新的政策和大环境的指导下,现存在较高的发展空间。但在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在创新网络发展等方面的还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以下将分别从汽车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的角度家电产业创新网络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其网络发展更加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模块理论,从过程、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生产运行模式,进而探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创新机制,提出模块化网络组织是提高和增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意企业应充分利用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11.
陈双锦  陈晓明 《经济论坛》2011,(12):185-187
网络会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动摇了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是现代财务史上的重要变革。全面正确地研究好网络会计,对把握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会计在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质的变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网络会计的发展。弄清目前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构建一个网络会计安全防御体系对网络会计自身的稳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组织模式及其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组织模式可分为存在核心企业的网络组织模式和不存在核心企业的网络组织模式。前者主要包括下包制、虚拟组织以及供应商行业的模块化等形式,后者主要包括战略联盟、企业集群以及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有政府参与的"产、学、研"的大联合等形式。网络组织模式的演化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且有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企业网络学习能力是提升网络绩效、推动网络创新变革的直接影响因素,其提升路径必须注重协同性、匹配性、系统性。以企业网络中124个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网络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出发,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研究企业网络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发现,存在5条高学习能力路径和两条低学习能力路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网络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建议:企业在网络合作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结构特征,维护并完善通向高学习能力的路径,避开导致低学习能力路径的网络条件,注重提高网络联系紧密度,强化网络组织的学习创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下行和国内要素禀赋优势减少对中国代工企业形成了冲击。模块化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代工企业要突破成长困境,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由价值链嵌入向模块化网络构筑转变。项目群管理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式,通过这一方式管理模块化网络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内部资源流动的充分性,有利于提高代工企业的资源获取水平,为代工企业构筑自身的专有性能力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企业知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分析了网络环境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知识资源。组织学习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激活、整合并产生新的知识,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不确定性的能力,使企业获得并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网络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生产力研究》2004,(3):153-155
组织变革理论从最早重视技术因素发展到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 ,社会网络成为企业变革的重要理论变量。企业拥有不同信任水平、不同规模、构成和侧重点的社会网络 ,对组织资源、开拓契机的获取及组织产品、生产流程的改进、组织结构、经营领域、组织目标的调整和创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网络能力的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学光  徐金发 《技术经济》2007,26(3):42-44116
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中,较多的研究都得到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主动影响和利用其创新网络,提高创新绩效,本文引入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从企业层面,提出构建企业创新网络分析框架,最后,从企业资源要素和组织间学习两个维度,探讨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模块化为载体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呼应了资本主义对灵活积累的诉求,还为资本利用全球范围内的廉价劳动力提供了可能,从而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主流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模块化分工中多从事低附加值的工序,所以模块化生产网络仍然属于依附性的国际分工体系。处于模块化分工中依附地位的中国企业,只有创建由自己主导的模块化生产网络,才有可能实现产业链工序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生产模式是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需求结构及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它能够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高效运作合作网络平台,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创意产业集群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模块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实现地理范围内的网络创新发展的同时,主动融入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20.
依托网络化理念及技术提升国际竞合能力,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应对网络化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本文系统分析了互通、群聚和同步等网络效应对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合能力的影响,并以此对其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多维评述.分析显示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合将会面临重大调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