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三阶段DEA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7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2007年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投入冗余率均在45%以上,资源浪费严重。通过比较分析并调整前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差异发现,规模效率低下是技术效率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得出我国技术创新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我国LED企业规模小是约束我国LED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上市LED公司的规模效率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上市LED企业的规模效率要好于其纯技术效率。因此,我国应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政府补贴效果,加强对政府补贴监管,并对我国LED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等。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研发效率的高低更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研发效率的视角,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在现有资源下实现DEA有效的途径。研究得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发展趋势乐观;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效率呈现高低不等的状况,且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增区间。  相似文献   

4.
构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2—2013年长江经济带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改进型超效率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份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沿带省份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其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基本由技术进步带来,整体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并没有形成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规模效率,而纯技术效率有一定程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无疑成为科技发展评价中的关键环节。采用DEA方法对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指出了南通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不高、行业综合效率差距较大、重点行业存在投入冗余等问题,建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统计数据,运用DEA方法,比较分析了2000—2011年山东省散户养殖、小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生猪生产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收益和投入冗余。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生猪生产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从大到小对山东省4种养殖规模进行排序,依次为大规模养殖、散户养殖、中规模养殖和小规模养殖;散户养殖、小规模养殖和中规模养殖的生猪生产规模收益呈递减趋势,大规模养殖的生猪生产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4种养殖规模的生猪生产在仔猪进价、饲料费和人工成本投入3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技术行业科技活动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技术效率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运用DEA模型对2001—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行业集聚程度、行业竞争程度、企业规模以及技术创新方面探讨了影响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技术效率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链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技术开发阶段存在原创性产出不足,成果转化阶段存在竞争性产出不足。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技术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行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剔除环境作用、随机干扰等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40家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整体创新效率不高,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高,这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尚处于成长期有关.在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干扰后,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有了明显提升.科技市场环境和政府对科技支持能降低研发投入冗余,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虽能够吸引更多的研发投入,但并不能显著提高创新效率.科技发展水平与研发人员投入冗余正相关,与研发经费投入冗余负相关,这表明研发经费满足了科技发展,但研发人员的"质"跟不上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87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出导向的DSBM模型测算两阶段整体和不同细分产业的动态创新效率。基于微观企业层面,分别以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产出指标,测算并比较对应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以营业收入增长额作为创新产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异质性。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企业性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人员、研发资金、企业年龄、政府补贴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发明专利授权数、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员工总数、研发支出、企业年龄、政府补贴、企业类型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结论可为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动态创新效率提供指导,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及竞争优势提升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高技术制造业下属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高技术制造业每个行业动态效率变化值,并结合熵值法确定投入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研究各创新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度。结果表明:①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在2014-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但整体上创新效率发展态势较好;②技术进步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相同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中的贡献度差异较大,主要归因于指标投入强度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1999-2011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首先基于SFA方法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行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其中政府投入行为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政府产出行为对技术创新为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还探讨了除政府因素外,企业规模、企业研发支持、行业竞争程度、行业所有制结构、境外研发投入及企业自身业绩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运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容易引起评价结果误差。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分析,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效率不足是限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另外,市场开放度能够显著正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而政府资助、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竞争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对投入要素与技术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内地28个省市划分为4种创新类型,并〖JP〗提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0-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29个省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以专利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高于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并且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我国高科研投入与低实际产出的矛盾依然存在;②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与科技转化阶段的影响效应不同;③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规模、政府资助合理匹配可放大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环境因素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采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1995-2015年的追踪数据,运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突出协同创新的环境因素,既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干扰,又考虑了京津冀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噪声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利用SFA回归法对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进行剔除性分析是合理的。其中,技术获取结构、区域经济关联度、区域贸易依存度、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区域比较劳动生产率对R&D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冗余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则是多元的。剔除环境和随机干扰后,北京和天津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有所降低,而河北的效率值有所提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考虑创新的经济产出、科技产出和社会环境效益,构建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13- 2014年5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对非DEA有效城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对比和原因分析,并根据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效率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有效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平  姜晔 《技术经济》2011,30(5):53-58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构建了我国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模型,对2001—2008年我国六大地区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求解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测算了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对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贡献程度;运用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指标分析了低效率的决策单元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瓶颈和途径,为电力部门合理制定能源利用政策提供了相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注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对创新性效率的影响,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假设,采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19个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变化趋势,测算其整体创新效率。进一步将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通过观察分解变量值揭示行业差异。结果表明:研发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上升,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降低;生产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下降,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上升。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动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比较了各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利用理想点模型,对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排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良好,但行业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