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后续计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国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和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以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标准,会使会计数据过大,夸大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税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房地产行业发展中,企业进行房地产购买以及建筑物出租等行为方式,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投资行为与方式.而新会计准则中也增加了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行为的相关管理准则要求,以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进行规范.本文就主要结合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要求标准,从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下,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中的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后续计量模式的计量处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利益与税收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房地产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管理水平,推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进步与经济利益提升.  相似文献   

3.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该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新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三类投资性房地产: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2:持有有并准备增值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3.已出租的建筑物。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一项准则来规范,并在该准则中适当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价值,但同时存在可能增加税负、加大利润波动幅度、加剧净利润与现金流背离程度等负面影响,并且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规定比较严格;最后,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及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规范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制定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披露、加强监管、引入第三方房地产专业评估机构等相关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种新颖投资保值方式,备受一些企业青睐。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此项准则的颁布将会对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提供客观的依据。通过我国与国际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分析与比较,我国房地产准则的改变应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的界定,规范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投资眭房地产准则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与旧准则比较起来,对投资性房地产有突破性的规定,也给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概念的界定,后续计量模式以及模式变更三个方面的论述来探析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有关规定中,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和转换投资性房地产初始剩余权益的成本调整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琦 《现代商业》2013,(36):202-202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外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本文就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有较大差异.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有两种模式,包括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虽然会计准则规定满足条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实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究其原因,有人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增加企业的税负,失去“税盾功效”.本文通过实例论证发现,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所得税不会产生影响.一、不同计量模式对持有期间所得税的影响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和摊销年限的规定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出现差异;企业在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会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而税法规定,资产的持有损益在没有实现前不得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不对持有损益征税.这使得会计和税法在处理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会影响企业所得税,下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本文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来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对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影响。并结合上市公司调整的目的性来分析企业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应引进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购买房地产、出租建筑物的行为在我国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投资方式。为此,我国颁布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相关业务进行了规定。本文结合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变化对企业具有重大影响.探讨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意义重大.原会计准则的规定低估房地产市场价值,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房地产企业真实情况,并给某些房地产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为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专门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与期末估值进行规范,并在其他具体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相关规定,形成了房地产相关会计新准则.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选择何种模式,如何选择模式,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核算模式对企业的不同影响,提出企业选择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实施以来,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既有准则规定的条件过于苛刻,缺乏详尽的操作指南,以及成本较高等客观原因,也有对增加税负,影响业绩等方面的担心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拥有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兼而有之的房地产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并规范了其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但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并没有投资性房地产这一概念.二者在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理解二者的关系对正确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市场上运用公允价值模式来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越来越普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数量与投资性房地产发展的数量大相径庭,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现状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企业将存货、自用房地产或自用土地使用权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会出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或大于其账面价值两种情况.不同的转换价值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本文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业务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进行比较,揭示出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所得税和利润影响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新准则中对计量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于房地产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改变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入手,分析其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的影响.最后,将就实施公允价值两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邹琼 《财经界(学术)》2010,(12):119-120
本文通过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在后续计量、转换、处置及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结合实例,对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核算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各企业在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时能够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以及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金。由于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高,而且其税负随着转让房地产增值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种中,土地增值税占有的比重也比较大。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税金之一,土地增值税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随着土地增值税征管的加强和清算的推进,土地增值税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房地产企业将越来越重视土地增值税的筹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