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霞  程美秀 《山东经济》2007,23(2):102-105
我国学者胡昱将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市场创造的产业集群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良好,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市场创造模式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弱,此外,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聚”而不““群”现象。因此,要在加强群内龙头企业的培养的同时,发展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东企业集群在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有了新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广东集群自发型和外源型集群存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核心技术、根植性弱等“瓶颈”,制约了集群的发展。文章在概括发展态势和提出问题的同时,对集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广东企业集群形成以技术创新和扩散为主的内在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岚东  吴锋 《山东经济》2004,20(2):55-57
本文从我国企业集群成长的一般规律和竞争优势出发,分析了“市场型”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策略,即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植,优化企业集群的组织竞争优势,克服发展陷阱,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模式下的技术扩散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国良  万莉 《特区经济》2005,(4):153-154
<正>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一批从事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集群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和各种信息,形成群体优势,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干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以下3种类型: 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集群以及计划型产业集  相似文献   

5.
孟祥芳 《天津经济》2014,(12):20-25
构建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核心。首先,分析了天津特色产业集群的总体布局;其次,从集群形成角度,将天津产业集群分为“衍生型、孵化型、嵌入型以及原发型”四种类型;最后,选择了四个典型集群案例对其创新网络结构进行解析,明确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对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天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影响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尽管当前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但仍与“十四五”科技规划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有明显差距,需要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以弥补自身不足。文章研究了比利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三大主要做法:推行“竞争力集群”战略、为高端人才与相关企业提供充足政策支持、依托地理优势大力推进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接着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主导产业不突出、协同发展程度不高、品牌建设不够和整体创新能力不强、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临港产业集群层次较低等问题。最后基于此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6点建议,分别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有力机制保障,加大中小企业参与度,构建评估体系,打造服务集群发展的高水平公共平台,着力培育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制造业名企以及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翁建宁 《中国经贸》2011,(18):109-109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及其普遍,“企业集群”这一词揭示了相关企业与这些企业的支持性机构在一些地方靠近而集结成群,从而获得企业竞争力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来分析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石巧君  何亦名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5-117
集群型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集群这种特定的环境和对集群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人力资源管理也无非如此。文章分析了我国集群型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现状,从管理弹性、外部市场内部化和个性化三个层面提出了其整合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存在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市场导向型、政府扶持型以及计划型三种模式。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广泛分布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本文重点对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进行论述,找出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模式下技术扩散的制约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模式下的技术扩散进行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广东省关于“加快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及问卷数据,检验了产业集群归属是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同时探究其作用机制,并考察了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特征、企业规模与所有制以及企业技术特征等不同情境下产业集群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并提高数字化转型成效,且集群内的企业主攻生产制造环节更能充分发挥效能。产业集群的效应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特征、企业规模与所有制以及企业技术特征三个方面体现出异质性,更有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薄弱、中小民营和“专精特新”等企业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机制分析表明,产业集群通过共享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同源供应商和订单分配等途径推动数字化转型,反映出集群的知识溢出、资源共享和交易匹配等三大效益机制。该研究以一手调研数据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对产业集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测度方法;以机制分析揭示产业集群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和阶段差异,印证并深化产业集群理论。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