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是培养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急需少数民族技术人才,只有既有一技之长又藏汉双语兼通的人才,才能在藏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才可能在藏区的发展中建功立业。在藏汉双语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中,美术手工课具有培养技能、思想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藏区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灾害频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藏区经济发展必然与城市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等密切相关.本文从泥石流灾害着手,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藏区经济欠发达和依托自身经济循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提出藏区泥石流灾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要实现四川甘孜藏区的经济良好发展进步,必须加强建设其基础设施,本文就四川甘孜藏区的基础设施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4.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四川省境内、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其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康巴藏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论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农牧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康定县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系统梳理藏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据此得出藏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滞后的结论,提出了针对我国藏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认为我国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以交通网络带为依托,以生态景观带为保障,以发展高原特色中小城市为主导,立足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采取集约型城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治中 《生产力研究》2011,(10):127-128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青海省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等资料,采用可变单产法计算了2005-2009年青海藏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本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对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85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对四川藏区所有制结构变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藏区所有制结构状况与其生产力水平并不完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藏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藏区应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特殊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藏区的各族同胞虽然他们生活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历史上素不产茶,然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不可一日无茶,饮茶习俗已融入藏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藏茶成为藏区人民生活的必须品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民族大融合的结晶.藏茶不仅仅只是藏区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须品,如今已成为了藏区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生活的必须品.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边远藏区普遍存在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推广难的问题.小面额货币硬币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的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交便利化的程度等等.尽管硬币的使用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其具有很好的防伪性、流通时间较长、并且机读性强,但是在一些边远藏区,其使用和推广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以边远藏区为例,对其推行小面额货币硬币化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解决在推行时遇到的问题或者难点,同时推进央行的货币发行工作迈向更高的阶层.  相似文献   

12.
在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日前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筹建西藏银行,圆了西藏人民的百年金融梦想。筹建的西藏银行是西藏自治区首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也是自治区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筹建西藏银行是银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发展的意见要求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西藏发展的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藏区金融市场,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优势产业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区位商分析法,选取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06~2014年年度各产业代表行业数据,对四川藏区优势产业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四川藏区的优势产业,电力热力行业已十分成熟达到饱和,对扶贫帮助不大;牧业为主要优势产业,四川藏区的牛羊业市场稳定且有国家政策帮扶;农业发展滞后,四川藏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可发展农业产业进行脱贫帮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60年来,日喀则地区各行各业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效地促进了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藏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和发展经验。在此,我们不妨把宏观的视野转移到微观视角,聚焦日喀则地区几个主要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示和感触。  相似文献   

15.
四省藏区多维贫困空间分异及基层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原  卢冲  曾维忠 《经济地理》2020,40(2):171-180
四省藏区作为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后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14年采集的“十二五”期间全国“整村推进”项目村基础数据,借鉴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分解,并基于拓展的能力视角探讨了村级组织能力禀赋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的差异化缓解作用。结果发现:除经济贫困之外,四省藏区还遭受基础教育和生产生活条件等维度的多维贫困,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云南和青海藏区是四省藏区中多维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区域;生活水平条件和村域发展资本维度对四省藏区的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最高;基层组织能力禀赋会显著影响四省藏区村域的多维贫困状况、缩小地区差距,在深度贫困地区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论,从覆盖基础教育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三方面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藏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中西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小康建设目标的需要,是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形成区域公路骨架网,推进四川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需要,是改善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的稳定,从而保证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巩固发展藏区旅游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四川藏区自然环境独特,高山高原峡谷地理特征突出,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内生物资源丰富,堪称我国重要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并适宜林下养殖、畜牧业发展。但四川藏区农业发展相对内地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产方式落后,优势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甚至浪费,生产效率低下,少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形态单一,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四川藏区农业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推动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经济开发是实现甘孜藏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分析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强调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重要性,并对甘孜藏区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四川藏区是多民族聚居地,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城市发展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原乡土著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积累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包括围绕着寺庙发展、建筑防震等。自18世纪以来中央政权加强对四川藏区的统治后,四川藏区城市受到内地文化更多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以更积极主动的方式迎接地质灾害的挑战,而受汉地影响更大的康定表现出与其他藏区城市不同的应对方式,如迁移城市,建筑上用木结构穿斗房取代部分碉房,改变城市空间形态等。文章通过分析18~20世纪康定城在地质灾害后的城市发展过程,反映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城市针对地质灾害的应对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王延田 《经济月刊》2011,(11):104-10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60年来,日喀则地区各行各业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效地促进了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藏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和发展经验。在此,我们不妨把宏观的视野转移到微观视角,聚焦日喀则地区几个主要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示和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