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精益管理起源制造业企业,70年代日本在资源匮乏的劣势下,依靠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使汽车工业遥遥领先,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总结了日本的经验,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新概念,于90年代初超过了日本;德国在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精益管理的思想,使本国的汽车工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精益管理多应用于制造业企业,但其管理思想和方式方法是助推各类型企业发展的良方,这已被一些世界诸多成功企业所证明.精益管理是在深入挖掘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并加以升华的一种高效管理模式,具体是指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追求持续改进,推动企业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效能力的自我完善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精益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50年代起,在认真研究了欧美汽车工业大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花了10多年时间创造出来的“丰田生产方式”。它追求的目标是:不断地降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多样化,以达到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和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方式更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日本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够在80年代初超过美国,称霸世界.原因就在这里。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已被西方汽车弄所接受,把它视为继福特生产方式后,管理上的又一场革命,并称它为“改变世界的机器”。一汽从日本汽车…  相似文献   

3.
<正>引入生产精益的背景生产精益方式(Lean Production)是美国在全面研究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日本生产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汽车工业中,以丰田汽车公司为核。心所制造的“精益生产方式”,包含着企业文化思想。早在本世纪五十年初,丰田英二在福特公司参观时发现福特生产体制存在弊端,有些环节需要改进,因而丰田公司对所采用的福特公司生产体制进行改造,彻底杜绝浪费,追求制造汽车的合理性,从而推出了精益生产方式。减少乃至消灭浪费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丰田公司不仅从思想上重视节约,而且行动中励行节约。为了最大限度地消灭浪费,丰田公司的管理人员把发现浪费作为公司一项少投入多产出的基础工程来建设,发动公司员工寻找浪费根源,把杜绝浪…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集约化管理模式——精益生产方式王显章张玉方沈阳航天新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精益生产方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日本的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在日本丰田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方式标志着企业管理的发展由科学管理阶段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精益生产方...  相似文献   

6.
班组实务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董事会》2005,(7):109-110
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mduction Systeml已被世界公认为汽车制造业最成功的管理模式,并且西方学者将其理念、思想、技术体系概括为精益生产(LP-Lean Pmduction)。今天,无论是美国、欧洲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丰田生产方式,许多企业效仿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精益生产的思想源于日本丰田生产制度。几十年内,日本丰田汽车依靠精益理念迅速崛起,并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西方国家纷纷来到日本考察并学习,大大加快了精益理念总结与完善的过程,并不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方法之一。在相关条件的制约下。如何使生产按照最高效率进行。并且获益最大。是每一位生产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精益生产的思想源于日本丰田生产制度。几十年内,日本丰田汽车依靠精益理念迅速崛起,并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西方国家纷纷来到日本考察并学习,大大加快了精益理念总结与完善的过程,并不断发展成为当  相似文献   

10.
"生产流水线配备好,每2分钟就能生产一辆汽车。"对于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天扶来说,近日在日本丰田考察期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丰田准时化、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作为这次赴日交流的亲历者,施天扶表示,自动化的关键在于质量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让承担制造的人员或制造工序本身在质量管理中负起责任,从而消除次品,实现零缺陷。从丰田考察归来后,施天扶亲自制作培训讲稿,历时一个多月,在全公司宣传丰田精益模式,灌输精益管理意识,掀起了学习精益管理模式的高潮。在供应链上,龙峰纺织将重点放在了内部采购环节的整合,尤其是零星采购上,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第一汽车制造厂吸收了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丰田生产管理方式”(亦称“精益生产方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并在“一汽”生产管理中进行了试点和推广,以较少的物资和劳动消耗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证明了“丰田生产管理方式”是一条花钱少、见效快的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经机械工业部邵奇惠副部长推荐,本刊特地从“一汽”副总经理李治国先生的专著《精益生产方式与企业经济效益》中摘编有关章节:“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以飨读者。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用…  相似文献   

12.
沈阳新光华晨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是国家生产“豹牌” 491Q汽油机的定点单位。1 997年初 ,新组建的公司领导班子为改变观念落后、管理松驰、效率低下的状况 ,根据汽车行业专业化大批量的生产特点 ,借鉴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和损失浪费为目标 ,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效益 ,在深化改革、调整管理体制、理顺运行机制、落实分配政策的基础上 ,推行日目标管理。经两年的实践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使 491Q汽油机日产量从不足 40台提高到现在日产量 1 1 0台 ,使公司综合管理逐渐步入高效、低耗、健康的运行轨道。一…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最好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产生于制造业,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管理从生产线细化开始”的思想,并通过不断细化,持续改进,从生产的各个细节入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和成本遥遥领先,把欧美汽车抛在了后面。一个理念使丰田公司发  相似文献   

14.
于清教 《董事会》2010,(4):72-73
不是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本质性错误,而是丰田在遭受多重因素和压力之下偏离了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丰田生产方式是国际工业领域继福特生产方式之后,具有革命性的生产理念。它诞生于20世纪中叶,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丰田生产方式不断充实、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将科学管理、技术创新、信息革命融为一体的完整管理体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世界上许多企业,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在学习、探讨丰田生产方式。为了使中国企业界更好地学习、理解、吸收、消化丰田生产方式,河北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独家引进了日本企业界畅销书、曾获日经奖的《新丰田生产方式》(第一版)。该书原著者、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门…  相似文献   

16.
产品设计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关键。日本的精益生产厂十分重视产品的设计,并逐渐占领了世界市场。重点阐述了精益生产以及产品设计在精益生产中的地位,同时介绍了精益生产方式的产品开发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精益生产和集成化生产是未来企业生产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变革和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与归宿。1精益生产面对美国汽车工业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明显优势,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50年代开始,就在探索一种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不同的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模式,并于70年代基本形成,80年代开始发挥重大作用。由于在日美汽车战中的出色表现,这一模式引起了各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专门设立了“国际汽车研究项目”课题,试图调查分析日本生产模式的特点,并在1990年将这种模式命名为精益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丰田 VS 速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丰田喜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汽车不但早已是举世闻名的大公司:而且已将各自的汽车组装厂开到了日本。在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两家公司的强大实力,是当时其他汽车生产厂家难以企及的。而丰田公司当时每月的产量不过区区150辆。而正是凭借这种微不足道的月产量,丰田开始了自己日趋辉煌的造车历程。  相似文献   

19.
在贸易摩擦、日元升值等问题变化莫测的环境中,日本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保持自身的生存能力,都千方百计地不断进行企业结构的调整,实施在国外就地生产化等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竞争措施。日本的优异质量和高生产效率的秘密存在于日本的生产方式中。这一点已经引起世界上的注意,例如:丰田生产方式(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等。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加速引进并推行了这些生产方  相似文献   

20.
从追随者变身为领先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吗?日本企业的答案肯定是"NO"。2006年,佳能击败比自己年长56岁的柯达成为世界第一的影像器材制造商;2008年,丰田取代通用坐上了世界汽车制造的头把交椅,而通用的历史却比丰田长了72年……类似这样"后发制人"的例子在日本制造业中并非个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企业在钢铁、汽车、机床等领域逐步赶超欧美企业,而后者则曾经是日本企业效仿的对象。什么样的基因支撑了日本企业实现快速的超车?丰田的精益制造、稻盛和夫与大田研一的著作与演讲似乎并不能给出全面的注解。也许只有亲身走进日本企业才能为回答这个问题形成丰满的感性认识,笔者走访的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五的日本机床企业AMADA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日本企业DNA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