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在对印度、墨西哥和埃及的棉花产业政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几点政策启示:我国仍须重视棉花的生产发展;保护棉花生产者的利益,调动棉农的生产积极性;采取政府一般性的公益服务和支持,支持棉花生产发展;加强良种的选育与管理,完善棉花质量检验体系;利用期货交易的平台,有效规避价格风险,增加棉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也是对棉花补贴最多的国家。2005年11月18日,4个非洲国家向美国及有关发达国家提出,要求在2005年底前废除棉花出口补贴;在2006年底前削减80%的生产性补贴。事实上,除了美国对棉花实行补贴政策外,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补贴政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棉花补贴政策及其对棉花市场的影响,现将美国、欧盟、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的棉花补贴政策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美国棉花在世界棉花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与其个性化、多样化、覆盖范围广、保障程度高的棉花保险政策密不可分。本文以棉花保险政策演变的重要时间为节点进行梳理,从经营主体、保险支持力度、保障程度等方面分析其中的演变动因,借鉴美国棉花保险政策的发展经验,提出完善中国棉花保险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2008新农业法案中的棉花补贴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美国2002农业法案框架下棉花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考察了美国2008新农业法案中棉花补贴政策的改革内容。研究表明,美国的巨额棉花补贴显著地提高了棉花农场的收益,促进了棉花生产,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美国2008新农业法案增添了新的补贴政策,其实质在于维护和提高美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国家结束了实施三年的棉花临储政策,改为市场化收购。如何适应国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做好市场条件下的棉花收购信贷工作,实现信贷支农有成效、风险防控有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棉花流通政策回顾及直补政策影响(一)棉花产业政策变迁。一是市场化收购阶段。1998年1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棉花流通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时代结  相似文献   

6.
(一) 产业政策的一般含义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产物。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就出现了不同的产业。某一种产业如何发展,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最初是自发的。嗣后,人们逐步地加深了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于是,对某一种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会按照某种设想(政策的雏型)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门类增多,相互关系复杂,发展目标多样,制定产业政策的问题就被明确提出了。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股产业政策的研究热潮。溯其源,最  相似文献   

7.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发展阶段,政策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十分显著,科学的产业政策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制定和完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加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是当前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组成政策体系,共同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木质林产品质量升级是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出台林业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探究林业产业政策能否有效提升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收集中央政府及各部委、31个省份、281个地级市共计4818项林业产业政策,基于281个地级市2000-2019年(2018年除外)的面板数据,测算样本地级市分产品类别的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评估林业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林业产业政策对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正面效应,且两者呈现互补关系。扶持类产业政策效力和规制类产业政策效力每提高1%,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分别提高0.0156和0.0058,两类政策协同可更好发挥产业政策的质量提升效应;(2)扶持类与规制类产业政策均可通过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对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产生间接正面效应;(3)林业产业政策影响出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升级具有地域、产品和市场化程度异质性。综合实证结果,文章从充分把握两类政策的协同作用、重视产品技术创新的赋能效应及重点强调林业产业政策的差异化实践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购销政策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购销政策是确保新疆棉花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应对棉花市场需求变化、实现产销平衡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介绍新疆棉花购销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新疆棉花购销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构建新疆棉花购销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我国棉花主产区,稳定兵团棉花生产对全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 2014年国家在新疆棉区率先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了解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及存在问题,以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法]以兵团第一师为例,实地调查第一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并依据样本区棉农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响应做了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较好,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定了兵团棉花生产,促进了棉花品质提升,保障了棉农增收,加快了行业优化升级,恢复了市场活力; 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依据、方式和金额及政策实施还存在不足。[结论]为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明确价格边界,合理确定定价周期、实施综合补贴,有效规避世贸规则、建立配套措施,完善信息发布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Commercial marketing of hogs in Manitoba has traditionally been characterized by great variability. This paper undertakes to analyz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Manitoba's hog supply. A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several possible stabilization programs is considered.
L'abbattage des porcs au Manitoba a toujours été trés variable. Cet article analyse les facteurs principaux qui détermine la production des porcs au Manitoba. Un modéle est proposé, et l'on discute l'efficacité relative de plusieurs programmes de stabilis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hing industry which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rest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which have made its organisation at E.E.C. level both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difficult. It examines the reasons for the move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a common fisheries policy, the difficulties which the Community of nine (and subsequently ten) countries had in adapting to rules worked out previously by the Six, the subsequent protracted negotiations and the eventual achievement of the new policy which was agreed in January, 1983. The details of the new Common Fisheries Policy are then outlined with possible futur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it provides described by way of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6.
17.
The world sugar market is vulnerable to changes in Government domestic support policies: the impact of these policies for the volum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presented for the decade to 1978. Developments in U. S. and E. E. C. sugar polic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world sugar market are analysed. The results of these policies for the negoti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1977 International Sugar Agreement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