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世界贸易萧条。于是,各国纷纷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刺激方案,扩大内需则是重中之重。那么,一国增加其国内需求的经济政策是否与其国际贸易格局有着必然的联系呢?在国际贸易学研究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1990~2006年中国国内需求及其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国内需求对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格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国际贸易格局也呈现相关变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亦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竞争手段抢占消费大国的目标市场,同时努力扩大本国的国内需求市场,提高国家的经济体系和规模,获取贸易利益。那么,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本文将浅要分析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国内大市场和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产品需求市场和国际贸易格局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珠三角相关部门必须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需求市场的新变化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发展方案、企业振兴计划和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家其国内需求也因此改变。以出口国的角度出发,从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及作用的方式入手,结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业优势理论等,并结合了部分实例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出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中,各国为提高本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纷纷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商品注入独特的文化因素。在食品国际贸易领域,文化禀赋优势对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样重要。本文在肯定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下,将文化禀赋纳入食品国际贸易中,通过对贸易需求、格局、以及交易费用的影响来阐述文化禀赋在食品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文化比较优势是影响食品贸易需求,推动食品国际贸易增长和发展的现实动力,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顺应这一必然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部需求,从而提振本国经济。与此同时,政府的经济政策行为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的发展,随着经济学界研究的深入,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格局影响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立足于多方研究资料,着力分析国内需求和国际贸易的关联程度,通过对这一关联程度的探究,进而把握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指出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其动态特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与交换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与此相应,在国际贸易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需求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9.
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到俄林要素禀赋说的理论演进,人们开始注意到国际贸易发展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的史实业已证明:一国对外贸易格局和价格结构总是以其自身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内市场的发育程度为基本前提,而国内市场的运行又常常离不开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输入及其间接形成的竞争刺激与示范引导。确保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相互融合,一方面需要根据两大市场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有形和无形商品的跨国交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等问题。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等等。这些贸易理论构成国际贸易教科书的基本内容,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将国际贸易与自给自足进行比较,以此辨别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这种理论告诉人们,与自给自足相比,国际贸易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这就是国际贸易利益。依据这种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1.
大国国内贸易需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怀峰 《财贸研究》2007,18(4):34-38
关于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却鲜有学者从国内贸易需求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致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通过拓展国内贸易需求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做法。文章探讨了国内贸易需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理,为拓展我国国内贸易,利用国内市场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寻求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菜籽的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贸易状况不仅关系到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并且对国际市场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世界油菜籽贸易的现状,从油菜籽贸易品种、贸易量、贸易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油菜籽贸易的现状,并在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的基础上预测了油菜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构建VEC模型并进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入和中国贸易一体化总体水平的上升对欧盟对华贸易赤字具有显著促推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并非导致贸易逆差上扬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扩大有利于双边贸易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中欧之间的贸易额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化深入发展、欧盟继续扩张的背景下大幅上涨。对中欧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顺差的分析发现:中欧之间产业内贸易已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主要利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动态比较优势的转移向欧盟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并因此获得对欧顺差;欧盟在技术、高科技产品、服务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对华出口优势,但同时要为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而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中欧贸易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需要中、美、欧从全球市场角度共同采取行动:各经济体要从内部寻找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我国以开放服务市场换得欧盟放宽对华技术出口并使得出口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升级;扩大双方投资额以寻求更深入的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与货物贸易一并构成两大贸易支柱。GATS作为第一部世界服务贸易框架性规则,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和顺畅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保护程度和开放程度已逐渐难以适应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多哈回合的停滞不前导致CPTPP等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相继产生,使得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规则体系是中国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关系的法律集合,作为国际贸易法的国内渊源,中国国内服务贸易规则对于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衔接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即是通过分析国内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及不足,并在借鉴CPTPP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international demand spillovers brought about by a global middle class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e patterns and industrialization. We propose a multi-industry and two-country trade model featuring demand complementarities propagating increasing returns across industries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We show how the international extent of demand spillovers depends upon asymmetries in domestic income distribution, labor efficiency, and labor force size; that is,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real income.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附加值最大化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对附加值最大化的经济效应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方面进行了利润最大化对比.附加值最大化具有产业结构提升效应,并且在国内贸易中可以和利润最大化相容,而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相容;并对利润最大化在国际贸易中的效率损失和政策导向提出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美国希望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领导地位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因此,两国经贸往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一些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期望中国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的对策是维护中国对外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发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一条途径。通过分析,粮食援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国对粮食援助的批评集中在国内农业利益的优先性与紧急人道主义需求的低效率上。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international demand spillovers brought about by a global middle class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e patterns and industrialization. We propose a multi-industry and two-country trade model featuring demand complementarities propagating increasing returns across industries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We show how the international extent of demand spillovers depends upon asymmetries in domestic income distribution, labor efficiency, and labor force size; that is,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real incom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foreign entry, in the form of either imports or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to an oligopolistic market. Incorporating a possible divergence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costs, it first derives simpl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foreign entry reduces welfare relative to autarky. Then, in a multi-firm Cournot model with linear demand and international cost asymmetries, it shows that foreign entry reduces welfare unless it captures a very large share of the home market. However, it also shows that an optimal tariff can prevent this welfare decline. Some suggestiv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extensions to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and to merger analysis are offered.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s well as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