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概念。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全国有很多城市把“宜居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目标。“宜居城市”由此成为中国新的城市理想。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环保城市、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内涵有很多共性,但也有不同的侧重。从经济社会的运行分析,低碳城市可分解为低碳产业(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管理(低碳办公)等。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对低碳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应当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方向之一。基于宜居城市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理应包括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居住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等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从此建设“宜居城市”成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就业问题是衡量“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随着新增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仍然是长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书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中国宜居城市的建设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对一些传统和流行的观点有精辟的分析。同时,作者对城市营销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许多城市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政策扶持只是一种外因,而寻找城市发展的新因素,努力搞好宜居城市建设,才是城市营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持之以恒,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太原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宜居城市建设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居城市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从城市的本质以及宜居城市的建设主体、建设内涵与建设实效看,社会资本均有重要意义。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需要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创新城市治理结构、加强政府信用与社会信用建设、强化规则意识与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广州荔枝湾有两千多年历史,景色优美,是个富有诗意的地方.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昔日的田园风光荡然无存,成了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遗憾.为了营造生态宜居城市,重现岭南历史文化,广州市政府投巨资恢复荔枝湾美景.一清清水串起各个文化单元,宜居宜游,成了广州生态水城的名片.  相似文献   

9.
上海综合交通发展面临多元挑战,包括"两个中心"建设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长三角核心城市打造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为此,上海综合交通未来发展必须考虑对外交通、城乡交通、城市交通等多种出行需求,以使特大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市场潜力和区位优势是连锁饭店选址的重要依据,两类连锁饭店市场选择具有差异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GDP、人均GDP、非农业人口、消费品零售、批发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市场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饭店总体市场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全国性经济连锁饭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重点布局,选择铁路交通便利的城市,区域性经济连锁饭店在发源地城市的分店要显著多于其他城市,并开始逐步朝周边城市扩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使用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本文对1995~2008年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与人均GDP差异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我国省区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增长趋同模式相似,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部分内陆城市在人均GDP增长同时,能源消费强度仍处于上升态势,这些地区应该成为我国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协整理论,对山东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980~2003年,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具有稳定性,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从长期看,要刺激山东城镇消费市场,必须依靠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刺激消费的降低利率、增加消费信贷等短期性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能扩大消费,但不可能影响消费和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上一期扩大的消费将在下一期的消费中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3.
重庆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一方面其综合增长率很高,就业机会众多,市场占有率也不低,但综合生产率不高,人均收入较低;另一方面人才本体竞争力不高,企业本体竞争力较强,生活环境竞争力一般,商务环境竞争力较强,城市的综合功能较强.应注重产业集群和开放市场,并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论文在提出土地综合承载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城市土地综合承载指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承载指数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状态,能够符合实际地表达各地土地利用的效率。该指数显示石家庄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2000年石家庄市土地综合承载指数下降是由于土地自然承载分项指数下降而导致,2002年土地综合承载能力上升,主要因素是土地经济承载能力增强导致,经济增长是土地绝对数量增加为基础的;石家庄人均GDP呈现明显的逐年抬升趋势,单位土地面积从业人员和建成区绿地面积率逐年减低的趋势,说明建设用地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我国当前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际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和地区总人口等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泰尔指数Theilit和城市规模Lnupsit两个面板数据变量的个体固体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泰尔指数与城市规模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影响系数为2.6741%,现行的城市规模扩张总体而言仍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相邻省份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也可能存在空间效应。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作用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1990-2009年省级人均GDP和分城乡的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研究我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轨迹,并比较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测度地区差距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地区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显著上升,1995、1996年有所下降,1997—2003年再次上升,2004年以后有所缩小;城镇地区差距在1995年之前显著扩大,之后在波动中下降;农村地区差距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后有所下降。人均GDP地区差距显著高于分城乡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两者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农村地区差距高于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从内生增长和生育选择视角分析城市化、生育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实证模型检验相关推论。研究发现:(1)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生育率会阻碍收入增长;农村生育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生育政策提高了生育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显著性。(2)城乡生育率差距越大,生育率差距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小;城乡人均人力资本差距越大,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建设生态城市,并且已初步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主要从城市建设动力机制方面加以研究,从传统城市建设动力入手,在明确生态城市建设是全新模式后,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20.
资源配置差异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文章首先从金融、物质、人力资本以及财政等资源的角度,实证分析了资源配置差异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城乡人均贷款比、城乡人均固定资本投入比、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比以及城乡人均财政支出比的扩大都是引起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扩大的格兰杰原因。其中,从对城乡收入比扩大的长期作用效果来看,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比扩大影响最大,城乡人均固定资本投入比扩大影响次之,而城乡人均财政支出比与城乡人均贷款比扩大的影响分别排在第三位与第四位。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角度提出了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