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行为,其滋生蔓延危及到了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转型期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安排的缺陷。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防、治结合。应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行为;增大惩处力度,打击惩治腐败。  相似文献   

2.
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作为基层腐败的典型表现,主要是指基层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资金分配、审批审核环节及管理基层事务的过程中,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中央和中纪委的决策部署,治理基层腐败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雁过拔毛"式腐败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群众反应强烈,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一块"短板",加大治理力度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现状,并提出了有效遏制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帅涛  叶庆平 《魅力中国》2009,(31):55-57
在简单社会里,人与人直接发生关系;在复杂社会里,人与群发生关系。过去需要道德来维系,现在需要义务来规范。政府官员要处理好公共利益、特殊利益和自我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靠义务作为支撑。由于某些官员没有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注重自我利益,便产生了腐败。在20世纪90年代,"腐败"一词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专家学者的积极研究。尤其近几年来,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激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一些腐败分子因贪欲膨胀为一己之私而滥用权力,丧失党性人格,严重地影响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要维护好党的光辉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铲除存在党内的毒瘤,根除产生腐败的土壤。本文试图从腐败形成的原因着手探究治理腐败的有效对策,提出建立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制定腐败检举人保护制度,在他律的同时更需要自律。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是指政治上的腐败。  相似文献   

4.
王箐  高峰 《山东经济》2010,26(5):41-47
"腐败—发展"悖论普遍存在于东亚国家,即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大量的腐败并存。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腐败有效论;二是有组织腐败遏制了腐败对经济的消极影响。结合有组织腐败理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情形,提出不能忽视腐败,主张通过调整实际权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意识到的是,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鉴于腐败在实证中的重要影响及理论的不完善,有进一步研究东亚地区腐败现象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零容忍",即零度容忍、不能容忍."零容忍"现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对腐败零容忍,是中央领导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的.之所以如此,缘于我们目前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还依然比较高. 我国政府在反腐问题的立场上一贯都是十分坚定的,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各个媒体制作的民意调查中,反腐总是最热议话题之一.也可以说,反腐败始终是全体民众关注最关切、最焦虑的集体诉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对腐败"零容忍",是维护党的纯洁、打造廉政政府的前提和保证.温家宝总理去年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也曾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执政地位非一劳永逸,如何根除腐败,是我党面临的严峻问题.其实,我国香港特区,在反腐败上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伴随我国经济市场化而蔓延的 ,但腐败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相反 ,市场经济法则要求清除腐败。经济转型中的薄弱环节为腐败提供了可能。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消除腐败。加速经济市场化进程 ,是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旭光  孟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27-131
文章将企业家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并有旨在降低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刘煤海 《魅力中国》2010,(27):209-209
当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影响党在群众的威信.因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我认为当前应从三个方面着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作为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自觉遵守,倡行勤政廉政,坚决抵制腐败,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勤廉双优,务实为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构成腐败的四个主要素为视角,分析了新时期腐败主体出现边缘化态势、腐败载体呈现多元化结构、腐败动机渐趋非利益化倾、腐败行为日益非典型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基本表现形式,说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包括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腐败的人际关系可导致腐败,因此,必须建立和利用新型关系纽带来制约腐败关系,从而最大范围和最有效的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与治理徐宏枝董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就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反腐败斗争,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认真地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表现、产生条件,相应地采取反腐倡廉措施,对于正确处...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它严重地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玷污了党的形象.腐败不除,民心不服.要实践“三个代表“,必须从严惩治腐败分子,纯洁党的队伍.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来查处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的蜕变和堕落是与"八小时以外"的放任自流和缺乏监督约束离不开的。"八小时以外"的腐败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预防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腐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李云 《魅力中国》2011,(8):88-88
腐败一直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腐败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社会,基层腐败不容忽视,其正在很大程度阻碍着社会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建设,本文试从基层腐败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基层腐败现象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建深 《魅力中国》2013,(11):376-376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反腐败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推进制度反腐要完善教育制度,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制度,并从制度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过:"权力失去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权力必须受到监督.长期以来,我们党在权力监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与腐败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与腐败的斗争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监督必须制度化.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菊媛 《辽宁经济》2009,(12):51-51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近期,我们组成调研小组,采用明察暗访、个别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先后深入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走访调查干部群众,就如何拓宽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任胜利 《产权导刊》2007,(11):28-2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20.
遏制腐败的良方: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成本低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提高腐败成本是减少腐败的重要手段。可以考虑从以德治腐 ,造就谴责腐败大环境 ,提高腐败“道德成本” ;强化监督 ,形成揭腐大攻势 ,提高腐败“被发现率” ;严刑峻法 ,增强法律威慑效应 ,提高腐败“法律成本”等方面来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