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我国2012—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影响准确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盈利预测平均准确度不高,盈利预测存在乐观偏误,盈利预测准确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分析师热衷于对盈余平稳、预测难度低、运营前景较好的公司进行盈利预测;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发布的报告数越多,预测准确度越高;公司规模越大、成长速度越快、盈利难度越低,分析师对其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越高;杠杆水平越高、历史盈余波动性越大的公司,分析师对其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越低,其中杠杆水平、盈利可预测性对分析师准确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财会月刊》2012,(23):91-94
提供盈余预测信息的证券分析师是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中介。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从证券分析师和目标公司两个角度总结了影响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因素,发现证券分析师的胜任能力、信息来源和利益冲突是现有研究的三大关注重点,目标公司的规模、成长性和盈余质量等也是影响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然后,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证券市场中股价联动、板块轮动和高市盈率高换手率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提高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我国前10大证券机构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盈余预测误差的大小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四类,分别研究每一类样本公司是否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进行盈余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的公司都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调增了实际盈余,且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比盈余预测误差大于20%的公司和盈余预测误差在-20%~0%范围内的公司调增实际盈余的程度都大;而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小于-20%范围内的公司,其调整实际盈余的行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声誉被认为是抑制分析师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机制.本文选取2003-2012年分析师盈余预测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数据,采用倍差法研究明星分析师上榜前后预测特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明星分析师上榜前的预测准确性和一贯性均优于非明星分析师,但是上榜后明星分析师的这两个特征却低于非明星分析师.研究结论说明我国的明星分析师上榜后研究质量下滑.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最佳分析师评选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面临没有规则可循、规则不清或者即使有规则也可能导致错误决策时,组织的文化、诚信和道德标准等软要素将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文章以2013—2015年期间我国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预测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证券公司合规文化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公司合规文化水平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证券公司合规文化水平与其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策略性偏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建议证券公司建立信用机制,完善合规管理,提升内部控制的规范程度;监管部门引导分析师加强行业自律行为的同时,加强司法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证券分析师对2006年至2009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IPO公司上市前所作的盈利预测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前"这一特殊时间段,分析师对IPO公司的盈利预测行为。研究发现:(1)上市前分析师对IPO公司所作的盈利预测整体趋于乐观。(2)上市前分析师所作的盈利预测能够对市场起作用,整体盈利预测越乐观,IPO公司上市首日的抑价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实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基于2008~2012年中国证监会公告的5起重大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案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后,证券分析师对其审计客户的盈余预测质量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预测准确度显著下降,预测分歧度显著增大,悲观性倾向增强。  相似文献   

8.
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师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师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师声誉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师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师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师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师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7年的上证A股数据,通过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考察分析师实际应用信息的能力和目前分析师行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旭 《财会通讯》2014,(4):64-67
本文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分与盈余信息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师跟进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越高(低)的公司,其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少),分析师预测误差和分歧度越小(大)。信息披露总体水平波动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关注度波动之间存在内在关联,预测误差和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变小(大)。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王超 《价值工程》2005,24(11):105-108
尽管封闭式基金首次发行(IPO)后溢价交易一般只持续约20周,但实证表明此20周内短线投机交易异常活跃且多头方有利,原因是基金经理人在封闭式基金发行时的宣传对投资者有锚定效应,加上投资者的代表性经验推断和赌博心理,结果就使得投资者对新发行基金的预期偏离了理性。  相似文献   

12.
刘志旺 《价值工程》2014,(6):287-288
随着我国社会条件的快速发展和部队战训形势的不断变化,公安现役部队既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也担负着艰巨和繁重的内在任务。本文从干部生成体系建设视角出发,从建设目标、培养渠道、方式方法以及激励机制分析了增强公安现役部队干部能力的具体措施。这对于有效应对新环境的考验,全面提升干部内在素质和履职能力,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云川 《价值工程》2015,34(8):234-235
本文以电子信息安全为主体,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电子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概述,提出主要的安全要素,找出解决企业中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沪深股市首发新股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是确定股票上市后股价走势的重要依据,它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国外的盈利预测实证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盈利预测的研究,分析了新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情况及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国际证券投资分散风险已经形成一种可行手段,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国际证券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联动关系越来越明显,这必然会使国际投资多样化空间变小,进而会侵蚀掉国际多样化投资收益.有鉴于此,本文使用协相关参数分析、平稳性检验、多元协整检验、协整向量参数零配载限制检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计量技术测度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为国际证券投资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融券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早已为广大西方投资者所熟悉和运用。但在我国,融资融券还处于政策研究和准备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融资融券的定义、起源及发展、交易模式、管理机制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胡卿汉  何娟 《物流科技》2021,(2):168-17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对其业务运营、维护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联盟链提出关于供应链金融信息安全的问题思考,分析论证了联盟链底层技术支持下,账户及权限管理、网络环境安全、健康监控及法律效力认证等手段使信息安全风险可防可控,最后从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法制建设等多角度提出信息安全管理建议,达到提升区块供应链金融稳定性和运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崔影慧  杜攀攀 《价值工程》2012,31(11):173-174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服务网络越来越成为企业所争夺的领域,担保机构只有配之以健全的网络,才能大批量、大规模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担保网络就是基于此而建立的,本文简短的介绍了担保网络以及担保网络的建立对于国家、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度量、手段、程度和频率、动机、市场反应、经济后果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诸多命题,即会计盈余具有有用性和经济后果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杜绝但可以预期,盈余管理仍将是未来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20.
Behavioral finance inherits the standar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nance, and it make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leading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field of finance. It uses the cognitive science as the method guide to expand its scientific research tools. On one hand,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means of a tool for the behavioral finance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precisely becaus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ies of progress makes a certain extent, dependent on the modem cognitive scienc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its results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 will be confined to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finance. That is why we need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new method of behavioral finance research and grasps their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