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它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也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产业结构偏差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限制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浙江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匹配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深化人事制度、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正在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不断地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能够不断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很可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阶段,而且在长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会议认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和今后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钱建新 《浙江经济》2003,(16):34-38
经济全球化是影响我国及浙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其速度日益加快。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已超越国界范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和重组,经济的相互依赖和融合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得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经济不但可以赋能传统产业,还能够推动传统产业以新形式突破新界限,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顺利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合理的、高度化的产业结构能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合理的结构则会阻碍经济发展。近年来,青海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显示出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根据青海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具有青海特色、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以推动青海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即将“入世”,“入世”后,世界经济会通过两条渠道对国内经济形成影响。一是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一方面关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会使外国有竞争力的商品大量进口,对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放开,会促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大生产和出口。二是投资自由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会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国内,导致某些产业迅速发展。为了“入世”后经济能够获得良好发展,山东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上述影响。   一、“入世”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产业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又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产业结构首先得明确按什么标准划分产业类型,此外,还需弄清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诱因与机制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发展转型期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趋同求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赵娟  汪朋 《科技和产业》2023,23(17):204-211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数字经济的丰富内涵,通过熵值法对河北省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转型速度,且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间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对提升浙江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浙江深入实施"两区"建设,全面贯彻"5211强省"战略,不断调整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产业发展结构,海洋经济取得了稳步发展。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力争2020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8%以上。尽管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方式已进行调整,但浙江海洋产业短板比较明显,海洋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制约了海洋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顾煜 《乡镇经济》2003,(10):26-28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产业结构更替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就必须提高产业结构的联动性。将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综合起来考虑,既要看到广西目前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又要能够在危机之中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和正确的切入点,要结合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充分运用政策的导向功能,从内外两方面共同促进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要素角度分析FDI对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分析表明,FDI对省域经济具有技术溢出效应,通过这种效应会促进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经济运行数据的实证分析也表明,FDI对河南省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促进省域产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在引进FDI时应该加强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叶华 《中国经贸》2014,(23):38-40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具体实施还涉及到政治、环境、文化等多个环节。本文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和探讨了福建省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主导产业、产业平衡、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等内容。进而提出了一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协同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外现代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如果能够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将会更大程度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福建为研究范畴,在分析了目前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福建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迫在眉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力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临汾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对其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构调整信息》2004,(4):22-2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21世纪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几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完成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的演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是指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的总称。近年来,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以其强有力的辐射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是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容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从三大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的发展来看,其比例关系的协调和优化都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新技术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根本动力。一、发展高新技术能够促进湖南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三次产业之间和每次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和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通过高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