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利用社会舆论监督这一工具促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黄智权省长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应逐步建立审计公告制度,扩大审计结果的影响,发挥审计的威慑作用,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国家审计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审计监督管理权时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果的内容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对象公告的一种制度。构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依法向社会告知审计结果的法律制度,审计机关积极,稳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一卜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笔者认为,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推进审计法制化进程,确保审计成果的可信性,维护审计机关权威,并对经济发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讲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我国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就为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6.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就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利用社会舆论监督这一工具促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拓宽了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通道,对于建立透明政府,法制政府,为民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就有可能使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成为一种形式。笔者就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发展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等,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早在2002年美国审计署审计长访问中国时就谈到了美国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情况,时任总理朱锫基当即认为中国也应该推行这样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9.
郭旭 《广东审计》2002,(3):43-44
我国恢复政府审计监督制度18年来,审计监督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与一些建立政府审计制度时间较长、审计制度较成熟的国家比较,我国的政府审计在有些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而审计结果的公开度、透明度较低是诸多不足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披露审计发现问题,但《审计法》实施以来,除审计署在《中国审计报》等本系统刊物公布过数量不多的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揭露的一些严重问题外,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审计署将全国审计机关对防治非典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标志着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正式启动。2004年以后,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进一步加大,审计公告内容也由综合性审计情况公告向单项审计报告的公告过渡。可以说,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审计机关廉政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未体现审计与被审计以外的第三方监督。在审计机关普遍执行的审计廉政监督员制度,是在审计项目实施前,由审计部门在审计组成人员中,确定一名  相似文献   

12.
审计承诺制度开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是针对当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为防范审计风险而建立的一项控制制度。2000年审计署颁布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承诺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二十一条,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情况作出承诺”。审计承诺已成为实施审计必经的过程。在审计实践中要求被审计单位承诺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单位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的会计资料是真实、完整的,是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署于2001年1月颁布实施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有关书面承诺制度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做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应当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指最高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事实、意见、结论和建议,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计过程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实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既是公共受托责任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反腐败机制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主与法治程度的标志。不同的审计体制之下,审计公告制度也存在着差异。世界上国家审计体制主要存在四种模式,即立法模式、司法模式、行政模式和独立模式。立法审计模式指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机构(议会),如美国的政府责任署。美国的政体是三权分立的总统…  相似文献   

15.
古甘霖 《企业研究》2005,(12):67-69
我国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就为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审计署制定的《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改进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建立适合于对外公告的审计报告制度”,“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这个工作发展规划,表明了审计署大力推进审计公告制度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国《审计法》已有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的规定,审计署也发布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但是,真正进行审计结果公布的情况还不多见。为此,笔者想就建立审计公告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不甚成熟的想法,供审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2000年1月28日颁布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21条规定:“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可以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这是根据审计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新要求,是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22-管理人员的陈述》的基础上,依据《审计法》和《会计法》而作出的新规定。 一、建立健全承诺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健全承诺制度有利于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18.
审计公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但实际操作时,审计机关一般只向政府报告和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审计结果而对社会公众鲜有公布。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实施审计公示制谈几点想法。 一、实行审计公示制的意义 所谓审计公示制,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即公开审计活动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公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利用舆论的压力迫使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二是有利于公开曝光一些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审计结果公开的作用和意义审计结果公开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公开审计结果不仅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而且也是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最为有效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孔祥瑞 《中国审计》2006,(G00):40-42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体现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的需要,是有效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违纪问题,警示和规范其他单位经济行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加大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地方审计机关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深圳市审计局从绩效审计入手,对外公告的审计结果也逐年增加。由于审计结果公告,使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经济问题通过国家审计机关这一权威机构客观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审计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期望值也提高了,同时也加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在审计公告制度下进一步防范审计风险就成了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