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瑞 《证券导刊》2010,(19):54-57
4月15日开始,股市出现了一波长达半个多月的杀跌行情,而在股指做深幅调整期间,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的频率明显加快。经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9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投入近33亿元增持股份上市公司,其中,4月份大股东及高管就对10家公司增持超过1亿股,总市值超  相似文献   

2.
王珂 《证券导刊》2008,(35):55-57
"9.19"A股整体涨停的又一个刻度,汇金增持三大上市银行股票和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等利好无疑是原发动力。实际上,早在8月27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改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频频增持旗下公司股份,他们也成为本次反弹的直接受益者,这是否意味者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代表的产业资本拥有更灵敏的嗅觉,市场底部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3.
9月大股东减持的市值为增持市值的26%,从数量上来说,未来2年平均每月将新增625亿元的减持压力,8月、9月的增持高峰期每月的增持规模也不过30亿元左右,长期来看经济面若有好转,增持若能持续,减持压力才能得以化解。  相似文献   

4.
叶雨晴 《证券导刊》2010,(19):50-51
4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截至5月20日,沪深300指数跌幅达19.91%,盘中个股跌幅更是普遍超两成。在大盘连创新低,个股哀鸿一片之际,大股东却频频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公司高管也开始自掏腰包从二级市场大量买入股票。产业资本增持股份从来就是自发、自主的行为,其依据的是公司  相似文献   

5.
听月楼  皓然 《证券导刊》2010,(19):51-53
伴随着大盘自由落体式的暴跌行情,投资者普遍流露出了不可抑制的悲观情绪,熊市氛围开始蔓延。值此危急之际,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却频频发布增持公告,产业资本开始破浪而来。一边是指数的新低迭创,另一边却是产业资本的大肆增  相似文献   

6.
戴爽 《证券导刊》2008,(24):77-78
对于大股东推迟解禁和增持股份,不少人认为这是产业资本开始认同金融资本的价值底线的一个信号。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推迟解禁是大股东为了稳定股价,保护自身利益所做出的一种姿态,产业资本是否已经开始认同金融资本的价值底线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直以来被业界看作是价值投资的典范。弱市之下年关将至,上市公司陆续打出增持牌,星星点点此起彼伏,曾在2008年风靡一时的"增持潮"若隐若现。产业资本的跃跃欲试,让人感觉春天真的要来了。  相似文献   

8.
于杰 《证券导刊》2008,(35):57-59
"9.19"A股整体涨停的又一个刻度,汇金增持三大上市银行股票和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等利好无疑是原发动力。实际上,早在8月27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改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频频增持旗下公司股份,他们也成为本次反弹的直接受益者,这是否意味者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代表的产业资本拥有更灵敏的嗅觉,市场底部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赵春 《证券导刊》2008,(34):45-46
在目前大小非普遍减持的背景下,厦门钨业第一、第二大股东不但不减持,反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说明股价已经具备了长期的投资价值,而产业资本亦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增持的短期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大股东增持行为会在短期内带来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公司经营绩效、大股东增持比例以及增持前股票价格走势和市场效应显著正相关,公司股价估值程度同市场效应显著负相关,并且非国有企业市场效应比国有企业更强烈,市场效应在熊市中比在牛市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大股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大股东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本文以大股东增持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对其具有矫正作用。即使剔除政府救市因素对大股东增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也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中对参与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是提高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直以来被业界看作是价值投资的典范。弱市之下年关将至,上市公司陆续打出增持牌,星星点点此起彼伏,曾在2008年风靡一时的“增持潮”若隐若现。产业资本的跃跃欲试,让人感觉春天真的要来了。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是指上市公司大股东从股票二级市场上自主购进本公司股票,增加持股份额的行为,是一种我国股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股权管理方式.回顾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发展特征和市场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将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春玲 《新理财》2004,(12):41-44
案例概况: 在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案例中,四砂股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典型.从1 998年8月到2004年1月的5年多时间里,四砂股份四易其主,控制权击鼓传花一般在大股东手中传递.这其中,自2000年6月25日,第二任控股股东北京宁馨儿正式入主四砂股份后,大小股东之间就为公司的控制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公司五次更换总经理;职工甚至通过职代会组织护厂、驱赶大股东认定的总经理;大股东在北京新组建的董事会也成了"流亡政府",始终没能进入四砂办公.长期的控制权之争几乎将上市公司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尽管新年伊始大盘便一路走低,但A股的逐级下挫却为产业资本带来了抄底的良机,不少公司股东纷纷出手增持。1月18日,健康元公告,拟以不超过3亿元回购上市股票,打响了2011年上市公司回购的第一枪,并称回购是迫干公司股价与基本面不符。  相似文献   

16.
蔡奕 《深交所》2008,(4):14
全流通时代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机构投资者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的变化,体现为五个方面:(1)在大股东与上市公司股价变化关系方  相似文献   

17.
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大股东可以抑制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行为,从而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0-2015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其股价的崩盘风险更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他大股东相对于控股股东的力量较大、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较强、以及公司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中。本研究在丰富股权结构以及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比较均值和中位数检验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不同类型的第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股控股的上市公司业绩要显著高于由国家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9.
2011年,股市单边大幅下降,再次为大股东提供熊市增持机会。文章参考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大股东增持情况,结合投资理论对大股东增持的动机、方式、市场效应、股价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中总结了投资有大股东增持现象股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刚 《证券导刊》2008,(33):75-76
8月份限售股合计套现额仅为10.45亿元(二级市场减持3.50亿元,大宗交易6.95亿元),为06年11月份以来单月套现额度第二低的水平,但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以及其它中小限售股股东仍有着较强的减持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