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沈阜开发大道穿越西部工业走廊铁路公铁立交桥工程框构桥施工,采用旋喷桩施工方案作为框构桥顶进施工时线路两侧土质不良路基固化处理和防护的主要方式加固施工,确保顶进施工中,顶进前、侧天窗悬空跨度在安全范围以内,确保施工过程中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150+242.29改建2—12m立交桥工程的施工实例,讲述了如何在保证既有路基安全、线路稳固、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电气化铁路既有线顶进桥施工,以供相关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顺江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153-155
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铁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上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形成与铁路的立交地道桥。文章以中央大道工程新港四号路地道项目下穿疏港二线铁路箱涵顶进施工为例,介绍在软土地基上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箱涵顶进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24):97-99
铁路既有线顶进施工是在保证铁路行车不中断的前提下,通过对既有线加固后,在既有线路基一侧开挖工作坑,浇筑滑板,在滑板面上设置润滑隔离层,然后在滑板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及修筑后背,安装顶进设备,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框架向前推进,当顶进一个顶程后,再增加顶铁,挖运出土一个顶程距离,继续进行下一个顶程施工,如此循环,直至箱涵顶进就位为止。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石太客专太原枢纽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大跨度框构桥顶进施工组织设计。论文从总体施工方案、顶进计划及顶进工期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精细的施工组织,保证了在既有线上顶进框构桥施工的安全、质量及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为重载铁路,行车速度快,列车编组长,运力特别紧张,同源高速公路设计以2—14m框构下穿大秦铁路正线,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优质完成框构顶进施工任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3—5—3扣轨及纵抬横挑工字钢加固线路、列车限速45km/h,实现了快速安全顶进施工。本文从路基防护桩、后靠背、顶进设备、线路加固及拆除、框构挖土顶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下穿大秦铁路顶进框构的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框构顶进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玉友 《价值工程》2011,30(18):114-115
文章通过顶进框构桥的施工,详细阐述了其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并明确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着重分析了滑板施工、后背墙分配梁施工、铁路既有线线路加固及顶进四个方面的施工方法,体现了顶进桥与现浇桥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缩短铁路线路加固时间,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率,保证了行车安全。通过笔者亲身经历,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提高顶进框构桥施工水平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线路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路基施工质量尤为关键。做好路基沉降观测工作是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和运营过程中对线路稳定性监测的关键,为线路正常运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文章结合JMDL4720型单点沉降计的应用进行介绍,为路基施工沉降观测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聂和平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3):86-88,91
文章介绍了既有线顶进施工有关规定,既有线顶进施工手续办理程序和线路加固方法;运用"流水施工、错位开挖"施工工艺,采取"强化支护、加强观测"安全保障措施,缩短挖孔桩施工慢行时间,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节约运能,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慢行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灵活运用顶进方向和高程的偏差控制技术措施进行偏差校正,确保顶进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既有线顶进施工有关规定,既有线顶进施工手续办理程序和线路加固方法;运用"流水施工、错位开挖"施工工艺,采取"强化支护、加强观测"安全保障措施,缩短挖孔桩施工慢行时间,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节约运能,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慢行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灵活运用顶进方向和高程的偏差控制技术措施进行偏差校正,确保顶进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规划公路、城市道路需下穿既有铁路,新建设公路、道路的路面一般很宽,这就使得下穿既有线路的框架桥规模不断加大,多孔跨大断面框架桥顶进施工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同时,我国存在着一大批建设比较早的铁路线,特别是地方铁路其建设标准较低,下穿扰动施工对行车安全风险大。国内已有的大断面顶进工程大多分别设计成几个分离式单孔框架桥,采用分别顶进的方法施工,顶进工作量增加,对铁路行车影响周期较长。山西省大同市庆新路单箱三孔连续框架桥下穿北同蒲铁路上行线施工时,在传统顶进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改进,通过对既有线路基采用夯填级配碎石+注浆固化加固处理、框架桥增设钢制侧向刃角、底刃角和导向墩装置等创新做法,进一步增强了既有线路基的稳定,提高了多孔跨连续框架桥顶进就位精度,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良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既有线顶进施工有关规定,既有线顶进施工手续办理程序和线路加固方法;运用"流水施工、错位开挖"施工工艺,采取"强化支护、加强观测"安全保障措施,缩短挖孔桩施工慢行时间,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节约运能,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慢行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灵活运用顶进方向和高程的偏差控制技术措施进行偏差校正,确保顶进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平 《河北企业》2010,(4):76-77
<正>一、概述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相对于新建铁路工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要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在铁路既有线桥涵接长或顶进施工过程中,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在于加固线路的施工。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9):122-123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府东街框构中桥顶施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框构桥顶进的施工技术,从基础注浆加固、桥位降水、挖孔桩防护路基、线路加固方案、防线路横移措施、后靠背及顶稿布置、顶进及挖运土、顶进水平、方向控制及防栽(抬头)措施、拆除线路加固、恢复线路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立交桥顶进施工工序复杂,安全风险较大。本文结合施工监理项目,从施工方案比选、施工程序、施工监控等方面对大跨度立交桥顶进进行介绍,总结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郭萍 《价值工程》2019,38(10):90-93
既有铁路增建复线高路堑施工过程中,由于堑顶扩宽后部分山体形成多处不规则潜在危石,对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和新建路堑结构施工安全具有很大威胁。由于危岩的隐蔽性、复杂性特点,在实践中往往需要在保证主体结构稳定性为前提的基础上主动对危岩进行加固处理。本案遂渝铁路增建二线YDK113+940~YDK114+040段路堑右侧边坡危岩整治施工,重点介绍了对危岩体的控爆清方、嵌补支顶、原位锚索锚固,路堑支挡锚固桩及桩间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同时加设永久性主动柔性防护网包裹危岩、堑顶设置钢轨栅栏等措施进行防护。消灭了危岩对动车路径的危害风险,极大地保证了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该施工方法工期短、质量可靠、对危岩扰动小、安全风险小、应用范围广,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海松  腾书辉 《价值工程》2010,29(25):114-115
详细的阐述一座框架桥顶进平移的施工方法,顶进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尤其重要,是保证顺利顶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12):154-156
宁西铁路K351+560旅客通道位于内乡车站内,为旅客进出站而设。设计地道孔径为一孔8.0m钢筋混凝土旅客地道,净空3.6m,与线路正交,旅客地道顶进主体长度为47.5m。该地道下穿内乡车站既有Ⅰ道、Ⅱ道、3道,顶进前线路采用24m D型便梁加固,顶进节在线路左侧预制完成,顶进施工随同内乡站站改同步施工,站改期间车站保持正常运行。顶进施工对既有线路Ⅰ道、Ⅱ道分别采用24m D型便梁架空加固,顶进完成后施工旅客地道和行包车道。旅客地道施工同时做好旅客上下车的过渡,保证车站正常运营。本文在介绍顶进涵施工的基础上,强调其在运营车站内施工过渡的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本文结合茂名华厦投资置业有限公司1#、2#商品房的建设,对关键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