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海峰  关新 《农家之友》2009,(18):21-21
日前,合伙养兔的蒙山县夏宜乡高雷村村民覃祚德、潘远升出栏商品肉兔300多只,收入13000多元。手里掂着用汗水换来的钞票,欣喜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种了2亩多地优质无筋生姜,还没有收获就被订购了,净赚1万多元。”目前,潼南县新胜镇种锋村姜农李昆明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3.
东阳市东阳江镇学陶村金新源的家里,2008年采摘了550公斤香榧蒲,收入达2万多元,成为该村的香榧收入状元户。村民徐学朝等4户农户共有的一棵三人合抱的古榧树,采下香榧蒲500多公斤,按目前40元一公斤的市场价计算,收入也达2万多元。在学陶村共有265棵古榧树和300多亩新发展香榧树,已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种了2亩多地优质无筋生姜,还没有收获就被订购了,净赚1万多元。”日前,潼南县新胜镇钟锋村姜农李昆明乐滋滋地告诉记者。新胜镇是潼南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以种植生姜为主。为了做大做强生姜这一产业,该镇争取银行支持,引导姜农创办了“重庆市潼南县盘山农业有  相似文献   

5.
象州县罗秀镇界排村村民巫嘉承另辟蹊径,去年投入5万多元用于规模养殖蚯蚓。日前,一次卖掉蚯蚓1000多公斤,不到半年时间就收入3万多元,让周围的群众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顾问》2009,(6):14-14
2008年4月下旬,湖南省双蜂县花门镇龙山村支部书记袁献国通过登陆该县远程教育网站发布了花卉供货信息。广州市一园林管理处通过这些信息就与他取得了联系,采购了1万多株花卉苗木,袁献国净赚8000余元,另还捧回了50万元的供贷订单.据悉,双峰县像袁献国这样利用远教网站做生意的农民,约有6万人,每年可赚回收入1.5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临安市森防站的科技人员徐炳潮特别开心,因为乐平乡紫坊村村民王昌福特意打电话来告诉他,家里的山核桃蒲每斤卖了4.3元,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王昌福今年四十多岁,家里有300株山核桃,可是以前他们一家人在山核桃林地里忙里忙外,收入却只有4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二组的养兔大户——吉用财,对养兔情有独钟。养兔八年,摸爬滚打,终有收益。今年他存栏饲养的400多只兔子,兔毛、肉兔收入已突破两万元.彻底甩掉了村民戏谑他的“兔尾巴”的绰号,成了名副其实的“兔司令”。  相似文献   

9.
<正>"真想不到,第一次卖原鸡200只就收入两万多元,超过我外出打工一年的纯收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青龙乡平西村原鸡养殖农户李长军高兴地说道。去年冬,平西村4户农民通过加盟原鸡养殖项目,在原鸡养殖能手、村团总支书记莫耀刚的倡导下,走上原鸡养殖之路。这4户农民今年第一季度卖原鸡800羽的总收入就有8万多元,成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他们喜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如高安市皮家村,家家户户开展鸡苗鸭苗的孵化工作。一个只有80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变成了全省最大的鸡鸭苗批发市场,户均年收入达到8.2万元,变成了一个富村。南昌县冈上镇东坛村,虽然每户养鸭只有千余只,但全村的饲养量达到近百万羽,产蛋9600余吨,户均养鸭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保山市四县一区共有76个乡镇、904个村委会、10331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216.6万人,当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2%。全市有集体积累的村354个,有企业的村218个,当年有集体收益的村494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54.7%,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53个,5至10万元的村34个,23万元以上的村54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410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45.4%。在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253个村中,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52个村占16.8%。  相似文献   

13.
养鸡有方     
养鸡有方张召雨山东省临朐县卧龙镇红庙子村农家妇女姬惠笙,几年来.依靠科学技术,大搞规模养鸡,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去年养"罗曼"蛋鸡5000只,收入12.5万元。姬惠笙早年卖布、贩菜、摆杂货摊,样样干过,不是赔本,就是赚钱不多。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60多岁的马清老人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却变成了“股民”。他持有白坊村15000余股的股份,成为村里个人第一大股东。在白坊村进行“股份化”改革后,一年的两次分红中马清老人分到了1万多元,而过去他1年的收入只有6000多元。  相似文献   

15.
一、经营性收入增长,补助性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全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3364.9亿元,村均57.1万元,比2010年增长11.2%。从收入来源看,经营性收入l31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9.0%,村均22.2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发包及上交收入674.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20.0%,村均11.4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百色右江区大楞乡巴平村的气候和土质,非常适合种植紫玉淮山。去年五月,村两委便带领部分贫困户种植该品种60多亩。"目前亩产可达3800斤,按目前市价每斤6元来计算,亩产值2万多元。"巴平村平沙屯的黄猛说,去年他种植两亩淮山净赚3万多元,仅用半年多时间他们家就脱贫了。种植淮山成为巴平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今年,该村将计划将种植规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剖析赵志明实现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关键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最近,笔者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眉山县登云村农民收入进行了剖析.一、农户收入已形成多元结构的格局登云村地处平坝,主产水稻、小麦和油菜,农村改革以前,种养业收入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吴江市松陵镇南刘村全村人口1285人,劳动力786人,其中企业210人、劳务200人、养鱼376人(出外村100人)本村276人,养殖面积3085亩,人均面积11.2亩。净收入555.3万元,亩均收入1800元,人均收入2万多元,高于劳务收入1倍-2倍。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很值得深思。说的是沭阳县万匹乡葛吕和万匹,都是从事西红柿生产的专业村,今年葛吕村的西红柿仅比万匹村西红柿早上市20天,亩均就带来3000元的收入差距。葛吕村西红柿亩均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而同样品种的万匹村西红柿亩均收入只在6000元左右,仅此一项,葛吕村农民比万匹村农民就多收入40多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镇大田村新寨组村民潘芳跃,2000年在3亩西瓜地里套种薏仁米,一季收入高达1.5万多元,创造出一亩地实现收入5000多元的好效益,县委书记龚修明同志在大田村调研时对此赞口不绝。潘芳跃的成功事例是江西坡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增加土地含金量,让土地长出“钞票”来,已成为该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成功的路子。见闻之一:茶绿山头富农家1985年,普安县茶场建立后,大田、东南、细寨、联盟等村被划定为种茶基地,从而为这几个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各村发动群众积极投身茶园建设,“农”余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