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文玉 《北方经济》2005,(11):26-27
"十五"期间,乌海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煤-电-化、煤-焦-化、煤-电-高载能一体化特色经济框架基本形成.GDP预计达到130亿元以上,是"九五"期末的3倍,年均增长25%以上,人均GDP超过3万元;财政收入预计超过16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倍,年均增长32%,人均财政收入超过3500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五年累计完成260亿元,是建市到"九五"期末总和的3.3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28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3倍,年均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0000元,是"九五"期末的2.1倍,年均增长16.3%;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5000元,是"九五"期末的2.1倍,年均增长16.3%.  相似文献   

2.
"九五"经济发展回顾 "九五"期间,我国全面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岩 《辽宁经济》2006,(6):12-12
"十五"期间,大连市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和较快发展.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了127%和143%;"十五"累计完成技改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九五"增长140%和69.2%.一批企业通过调整改造,实力大大增强,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其中,石化股份、西太平洋石化超过300亿元,冰山集团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第一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据劳动部分析,“九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城镇“九五”期间包括农转非、富余人员、上年结转的失业人员共计5400万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就业岗位有3800万。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条件下,要争取到4000万人就业,失业率指标控制在4%。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概述 "九五"期间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新世纪的林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时期内蒙古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变化 "九五"期间,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一)经济总量指标增长速度加快."九五"时期,内蒙古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0%,增速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1位,增长速度连续五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仍处于第24位和第16位.三次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比例关系,由1995年的31.2:37.8:31变为2000年的25:39.7:35.3,第一产业比重呈稳定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市场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约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的三分之一.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几年来,在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上,议论的多,具体措施少,财政支农力度不强.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以"九五"时期为例:1996年为8.82%,1997年为8.30%,1998年为10.69%,1999年为8.23%,2000年为7.75%.其中1998年比重有所提高,其原因是这一年发生了特大的水灾.这五年中,国家财政收入从1996年的7400亿元增至2000年的16386亿元,增幅达121%,但财政对农业支出只从700亿元增至1231亿元,增幅仅为75%.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2000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宣布我国"九五"计划胜利完成,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出了2001年到2005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省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将达到57万人,其中"九五"期间年递增率为4.67%。  相似文献   

11.
一、大众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确立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GDP)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年增长8.3%,与90年代初期缓滞状态相比,我国国民经济又将进入一轮新的增长周期.过去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景气指数明显趋降等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下,仍然有较高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统计资料显示,"九五"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42.89万千瓦,比1995年增长了33.6%,"九五"年均递增量是"八五"的4.17倍.提前10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201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2001年,我省农机总动力又新增80.56万千瓦,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由200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9%提高至2004年的107%;在全国的位次由16位上升至12位.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同步超过1000美元;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列西部第一.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以来的投资率变化趋势与"九五"投资率确定"九五"投资率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对过去十多年来的投资率变化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与"八五"投资率有必要的、合理的衔接。统计表明,除三年治理整顿时期情况特殊外,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率变化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1981—1994年我国投资率(指现价固定资产投资率,下同)由20.1%上升到36.5%,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以上。预计1995年投资率为36%左右。分别不同时期来看,1981—1988年投资率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1989—1991年由于治理整顿,投资率降至25%的水平,1992—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圆满完成"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6亿元,比1995年增长38.7%,年均增长6.8%。财政收入达到14.96亿元.年均增长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182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9.2%。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并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州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6.
郭其友 《福建经济》2001,(12):15-16
我省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充分利用区位与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出口规模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的6.08亿美元发展到1999年的176.45亿美元,年均递增率高达20.6%。同时,福建充分发挥“侨、台、特、山、海”的优势,利用外资迅速增长。截至199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63万项,合同外资金额596亿美元,实际利用302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八五”、“九五”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3%和11.8%。尽管“九五”、“九五”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3%和11.8%。尽管“九五”与“八五”期间相比,增速下降,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正如《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强调的:“对外开放是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37.55亿美元上升到424.47亿美元,10年内增长10.3倍,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是以对外借款为主,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不大.1992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2.91亿美元,占外资利用总额的58.8%,这一比重超过了对外借款,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占据主要位置."九五"期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73.74%,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借款相比约为3∶1.不难看出,20世纪最后10年尤其是"九五"期间,我国吸收国际投资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可谓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18.
小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摇篮,也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我国的小企业是都市型工业和科技开发的主要力量,“九五”期间,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创造了相当部分的社会财富,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1999年与1998年相比,上海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增长11.4%,小企业总数增长10%,“九五”期间小企业取得的可喜变化,除宏观环境变化和政策的支持外,小企业自身的制度创新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国家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地方税收(本文指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当前的经济税源形势,要切实解决地方党委、政府最担忧的"无税可收"问题,不断扩大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就必须大力发展和培育地方税源,扩大地方税基,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本文结合横县工作实际,通过对"九五"期间横县地方税收收入情况的分析,就"十五"期间加强横县地方税源建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有学者按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劳动生产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四种不同方法对2011至2015年的就业率进行了预测,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极个别情况,"十二五"期间的就业率普遍低于"九五"、"十五"和"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