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的家制包括程序本身的价值以及程序的结果价值。行政程序的结果价值是指行政程序作为实现实体法的工具性价值,通过从五个方面说明行政程序的结果价值,而不探讨行政程序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岳峰 《市场周刊》2004,(5):122-124
行政立法程序是规范行政立法的程序,本身有着独立的价值属性,其主要包括程序公开性程序参与性程序效率性等价值属性。通过解析美国行政立法程序及探讨行政立法权程序上的独立价值,对保障我国行政立法的高效公正与合理,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行政程序制度是指西方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范;它包括了有关行政程序、政府公开、情报自由等方面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法治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现代行政程序法的产生正是行政法治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行政行为必须走向程序化是行政法治的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要求,行政程序违法及其法律后果是司法审查中的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论题。本文探讨了行政程序违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与实体违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对行政程序违法进行司法审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与实施,是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前提。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已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张建辉 《商》2014,(25):201-201
行政程序瑕疵一般包括了行政程序违法、不当和错误三种形式。本文就以行政程序瑕疵的含义和表现形式作为切入点,简要阐述行政程序瑕疵的法律效力,最后分析行政程序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韦京  谢尚果 《中国市场》2008,(22):56-59
程序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是实体法实施的保障,另外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程序的功能,并详细剖析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现状,指出行政程序法律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云涛 《商》2016,(4):232
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行政程序规制的目标就是通过行政程序保障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程序规制要保护程序价值的独立性、保证对人的尊重,保证行政裁量结果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总结下来,合理的程序规制应该符合透明性、非强制性、稳定性、可接受性、可辩驳性、可预测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韦京 《中国市场》2008,(35):26-29
行政程序对于促进行政权的合理行使、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律化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立法总体上较为落后、程序规范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强的缺陷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状,吸取西方国家行政程序法律精华,并结合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实践,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四、改革商标确权行政终审制的必要性对行政程序的监督是必要的,“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滥用”,这近乎成为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或真理。因此,在法制社会,人们不断强凋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其目的也是防止权利滥用。而纵观各国的立法和实践,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政程序制约;二是司法制约即司法审查。这两种制约形式是紧密联系着的。行政程序制约是司法制约的前提条件,而司法制约是行政程序制约的保障。虽然行政行为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实际上最完全、最有效的监督方式还当属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从…  相似文献   

11.
肖雪 《商》2014,(21):189-190
我国法治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程序性法治",在短短三十年间就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未法律化,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对行使行政权力的程序要求并不够重视。当前的行政程序制度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并不绝对吻合,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仍有较大差距,其情势不容乐观。构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法治政府的基本依托。因此,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行政收费是内容、形式和程序的统一。行政收费的内容表现在为相对人设定缴纳一定数额货币的义务的同时为其预定了一系列程序性权利。行政收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通常要求开具统一的收费票据。行政收费的程序表现为为行政收费主体提供作出行政收费行为可供遵循的方式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4)
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是行政程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关于行政程序的法典,多见于单行法中,而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对于依法行政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这部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就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赵亚男 《商》2014,(28):164-164
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但说明理由的程度在学术研究之中都是一笔带过。说明理由制度之所以被漠视,主要原因是传统因素的影响、立法不健全、缺乏实践经验造成的,对说明理由的程度进行规范,有利于人民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增加行政行为的公信力,这就要求对行政程序说明理由的程度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陈磊 《消费导刊》2009,(7):155-155
原则上,所有的行政行为作出之前均需要举行听证,但这样必然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从而影响行政效率。从各国行政程序立法与实践经验看,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本文主要探讨确定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0)
当前我国对林权流转行政程序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全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也尚未出台,理论界对林权流转行政程序的研究也尚不充分。但是,行政程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林改的成败。目前我国的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流转价格不透明、林农对流转政策法规不了解、权属登记公示制度粗略、林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困境,建议从听证程序、公众参与制度、信息公开程序、森林资产评估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制作行政处罚决定的过程中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的活动方式、方法和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次明确听证程序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的适用,这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对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完善行政程序的公正与公开机制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工商行政执法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在工商行政执法程序中,工商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证据为支撑点,没有证据支撑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合法性很难证成,随时会被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否定,因此,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是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规则。(一)工商机关对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一般认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同样适用于行政程序,无论是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还是依申请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应由工商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这也是“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体现。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工商机关…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规定旨在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使公民享有更多程序权利,政府承担更多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实施,这是行政合法性的要求之一。所谓行政处罚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所应遵循的步骤、顺序、方式及时限要求等的总称。《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实施行政处罚设定了严格的程序规范,但在实践中程序违法问题,仍时有耳闻。一、步骤缺失所谓步骤缺失,是指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遗漏了依法所必须经过的某些特定步骤。在实践中容易忽视和遗漏的环节有:1.向行政相对人表明身份。由于人口流动加剧,社会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