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理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区,也是云南核桃种植的主产区。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大理核桃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大理核桃产品存在开发度很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模式单一、生命周期短、消费者认知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效应等问题。在下一步核桃产业转型中,应当将旅游与核桃产业融合发展,将核桃作为旅游产品投入市场,快速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找到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张峡 《中国改革》2005,(4):66-67
大理最有名的当属石头,民间称为“大理石”。其实这里湖泊纵横,还是“高原明球”.这里花木扶疏,是“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文人们将大理说成是风、花、雪、月之地,指的是著名的大理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改革开放以来,大理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经济与自然、社会和谐互动,历史悠久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吸纳,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大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大理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渐渐变成了大理的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领导者。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需求的转变多元化。基于此,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大理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该地区的研究,提供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地区。这种双重身份,地域重叠的自然区域,由于旅游的开展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客观实际,在保护和开发闪滇的原则下,对该区域的区,旅游模式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旅游区域的保护指标,旅游容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主体是在乡村治理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组织、群体与机构。通过研究大理环洱海区域乡村治理主体发现,在环洱海区域乡村治理实践中,乡村治理主体是多元、动态发展的,环洱海区域的各村委会、社会组织、村民等共同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协调,形成良好互动的局面是提高治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环洱海区域的乡村治理才能向善治迈进更坚实的一步。论述了环洱海区域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乡村治理主体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1年西藏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投资11799万元用于支持农村旅游业发展,已建成222个农村旅游示范户,开发建设100个农村旅游项目,旅游惠民功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陈敬芝 《农业经济》2018,(12):53-54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时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两者之间是相互的,有着特定的外在联系和内在制约。本文选取浙江省西部山区临安为案例做研究,从临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二者呈现出良好互动性的村落进行深度剖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寻求两者间的耦合点、制约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二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给予科学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资源概况为切入点,分析黑龙江省嘉荫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指出目前嘉荫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已经开发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等。同时从产业定位、旅游产品品种、资金引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进一步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巍山县地处云南西部,被称为大理风景区的后花园,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得天独厚,生态良好,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景观奇特,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因此,优先发展旅游业,对加快巍山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湾水库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河南信阳南湾水库风景旅游开发实践的过程和经验体会。认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水利旅游,是资源水利的必然选择,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的有益补充,坚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旅游开发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有机结合是保持水利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捷径,发展水利旅游必须理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的旅游业发展较快,皖南、皖北都正在形成各自风格和特色的规模化旅游区域,而具有旅游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的皖中地区,特别是巢湖周边地区却是门前冷落;在分析巢湖旅游资源、区位等的基础上,应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提出建环巢湖大旅游区的构想,来振兴皖中旅游业,以适应安徽旅游发展的总体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评述的基础上,论述各种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和危害性,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进而提出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英国现代农业的考察和培训,较为系统了解了英国现代农业发展最新进展情况,总体感到英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现代化程度高。总结了英国农业发展概况与特征;提炼了英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应该做到6个坚持不懈,建议探索精准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重新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发挥计划的引导调控作用等,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大林业观的提出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对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肯定。其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文章提出大林业观统领下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和国际层面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提出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和实施对策,探索一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集约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艾比湖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建国以后的大规模开垦,减少了入湖水量,导致湖面萎缩,风沙危害严重,对沿岸团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艾比湖流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对保证该区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0.01)且呈正相关。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户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满意度法评价分析了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19.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科学产品开发模式对于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低碳、循环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开发得是否合适最终要靠市场来衡量和检验,文章尝试基于市场导向的研究视角,寻求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最终提出了休闲农业旅游产品M-FARIC三大层面开发模式。该模式设计了一种较为新颖的产品开发思维过程和逻辑程序,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明确市场定位、策划园区特色、原真展示特色、设计游憩产品、包装整体旅游体验、组合连贯旅游活动等6个步骤,依次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的设计与开发。该研究还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洛阳中国银杏嘉年华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模式的实际运用方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产品开发优化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最后总结了该模式在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和制定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