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修 《西藏旅游》2010,(7):20-21
画画,写书,旅行,曾被媒体誉为“终身旅行家”。12岁开始.就漂泊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画.一边写,一边收藏。  相似文献   

2.
“空中廊桥”横亘“天上” “看!那就是藏式伸臂桥!”同行的朋友指着小溪上的一座木桥这样告诉我,我们在甘南的山路上穿行,走过一个路口就看到了这座不起眼的“彩虹之桥”,我循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步一步靠近这座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藏式伸臂桥。我跟藏式伸臂桥缘起于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弗曼(Harrison Forman)在藏区穿行时所拍摄的几张照片,我被这种独特的桥梁建造技术所吸引,这种艺术的美融入当地的风景中,或伸臂深山溪涧,或横卧浅滩溪谷,  相似文献   

3.
5年行走西藏数十次,安意如说.西藏是她精神的原乡,在《日月》的新书发布会上,她曾这样形容内心的感受:听弦子响,想着雪山壮阔。草原上打马而过的好儿郎.蛰伏在内心呼唤就会苏醒。那是自由,那是最深沉的渴望…她就是一个地道的藏族女孩,这块土地是她生命的灵性之光。  相似文献   

4.
路的断想     
人,每天都在走路,每天都在走着不同的路──有的人不畏寂寞,披荆斩棘,去攀登崎岖的山路。虽然流血流汗,历尽艰辛,但毕竟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脚印;有的人喜欢走熙熙攘攘的大路,踩着别人的脚印~步步挪动,走这样的路固然保险,可即使积步子里,也不会找到自己的脚印。有的人把人生的负荷担在肩头追云赶月,长途跋涉,在追求中尝到了生活的甘露;也有的人坐在路边,怨天尤人,磋舵岁月,在顶礼膜拜求情送礼的世俗中祈求得到幸福的赏赐,到头来,只能是海市楼,南柯一梦。有的人就象浩浩荡荡的江河,高山锁不住,百折不回头,朝着既定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大田县是一个资源县,最大特点就是山多.群众出门处处是弯弯山路,这不但给当地的公路建设带来困难.也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6.
跑步人生     
他在信中写到:“为人、写文章就像走路一样,会走还算不上竞走健儿,能走在别人前头,而且领先别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看到这句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欣赏自己的脚印,很容易头晕目眩,失去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爱车送命     
一天晚上,郑某驾驶摩托车经过一个三岔路口时,正好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个人躺在公路上,伤势严重,肇事驾驶员推着摩托车想离开现场.郑某想制止,走上前一看,肇事者是个熟人,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转身离开。过了一会儿.郑某办事再次路过事故现场.看见一位老人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艰难地搀扶伤者。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盛夏,因为大学里的一个研究课题,我有幸踏人广西南丹县中堡苗山这块神奇的土地。走在去中堡的山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衫。我停下脚步,喘息一会儿,抬头望望四周高耸人云的山峰,脚下这条路一直蜿蜒曲折伸向山顶,带路的宋姐告诉我,这是“赖哭坡”(方言),意思是说,无论是谁,第一次走这条山路,都会为攀登的艰难而哭泣。坑坑洼洼,有的一步是两尺高的石头,费很大的劲才能上去。遇到陡峭的地方,很难行走,弄不好还会掉下悬崖。我小心地迈着沉重的双腿向上攀登,脚底打起了水泡,两手也被石头和路草划破了皮,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9.
环山者说     
我们绕着神山顺时针行走,一边在心里默念六字真言。今生能一见神山.并能用自己的指尖触摸她.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抬头仰望。她面庞上如纱般的雷雾轻轻地散开,露出珍责的脸,这个幸运的时刻.我仿佛在沿着时光隧道行走.每走一步,我抬起一片地上的垃圾.我就更接近初生时洁净的冈仁波齐。回归到过去。  相似文献   

10.
是的,这就是那个唱《同桌的你》的老狼,他看起来温和感性,唱民谣的时候始终能感动人,但是你可能想不出这样一个极赋音乐才情的人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健步行走的样子。然而。你又可以棍轻易地想象他在户外的野性。就像狼回到自己故乡般自由狂奔,其实你早该猜出来.这个叫老狼的男人天生就该在旷野里。  相似文献   

11.
瑾湖 《中国储运》2010,(6):44-45
从物流职业培训的现状看.一边是不知道学什么.一边是胡乱教学,现代物流就这样邂逅了人才荒。因此……  相似文献   

12.
美朵  雁海图 《西藏旅游》2014,(4):126-126
上班、工作、生活、旅行,按照这样的排序,旅行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于是,我拿起相机和笔,记录下每一次出行。西藏,就这样在不期而遇中给了我此生难以磨灭的记忆。在《给我一壶甜茶》中我这样写道:“这就是西藏吧,不是人们引吭高歌的西藏,是高原下默默地生存,是雪山下虔诚的信仰,是普通的藏族同胞们自己的生活。”是的,西藏的美,就在那熙来攘往的表象中不被任何外界所惊扰的奇异的美,在于坚韧和生存。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的人们已习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出生、成长、繁衍、死亡,仿佛世界从来就是这样,但你愿跨出这一步吗?或许就在你的身边,便会觉得天机尽显。 乡城就是这样一个童话之城。将其与黄龙、九寨相比,如何?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觉得县城离我们家很远很远。我家住在一个汉、壮民族杂居的寨子里,外出乘车很不方便,人们很少出门,70年代一个寒冷的冬日,9岁的我跟着父新去县城。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十分兴奋。天一亮,我们就出发了。为了节省时间,没走公路,选择了一条小路。我们在大雾中爬坡、钻沟由于下了一夜的雾雨,路又泥又滑,没走多远,裤脚就溅满了泥点,我心里十分沮丧。途中经过一个苗寨,一大群狗狂吠着追来,我胆颤心惊地抓紧父亲的衣角,紧贴着他往前走,父亲告诉我,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洋七沟,在那里就可以乘坐从邻县开往县城的班车,交说…  相似文献   

15.
“我的前世就是西藏寺庙里的一名画师,所以今生还得为西藏壁画而行走。这样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给自己一个拍摄壁画的精神动力:缘分。”6年中.王鹏自驾越野车横穿整个西藏,耗费100多万元,拍摄了近600组珍贵壁画。这些稀世珍宝,有的已经成为孤品,他说.“如果真有2012,这些珍贵的壁画,或许最有资格搭上那艘避难的方舟……”  相似文献   

16.
沙丁 《中国储运》2009,(4):73-80
想要采访中储股份无锡公司总经理曹雪江,是记者“蓄谋”很久的事了。在中储系统,曹雪江可谓是大名鼎鼎。在记者印象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无锡公司在曹雪江的带领下。在中储系统的业绩排行榜上.就从未跌出过三甲.或亚或冠更是寻常之事。所以人们每年在中储年会的颁奖台上,总能看到曹雪江那熟悉的身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创造经典的人,为人却非常低调,记者几次相约.几次都受到婉拒。  相似文献   

17.
错位     
错位郑桂初阴差阳错,我这个摇了大半辈子笔杆子的秘书,竟然当上了机械厂的供运处处长。从此也就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坐在了火山口上。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大不了供应晚了几天。唯独那汽车队的安全,让人伤透了脑筋。一是这里地处偏僻,山路崎岖。二是工...  相似文献   

18.
走出太行     
山路、油路、再到高速路,从太行山走出来的我,深感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大。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涉县,地处太行山脉深山区,是个“出门就爬坡,满是石头窝“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由于山岭陡峻,群山环抱,从村里到山外,走得都是祖祖辈辈用脚板子踏出来的山道。人们戏称“一公里九个弯儿,隔着河水能说话儿,要想过河绕半天儿”。  相似文献   

19.
林木 《中国储运》2008,(9):46-47
幸福是什么? 搞笑小品中范伟饰的杨红旗杨师傅说,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身上穿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在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相似文献   

20.
家乡的小路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离城区约10多公里。连接城区我家的那条布满坑洼的小路上,记载了我成长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酸甜苦辣的往事。我依稀记得10岁那年,时值盛夏的一天,我得了急性痢疾,村上的赤脚医生让我父母赶快送我到城里的大医院抢救,可是,那时村里除了少有的几辆自行车外,连一辆破旧的拖拉机都没有,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架子车。就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年近50岁的父母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那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把我送到了医院。一进门,医生大声责怪到:“咋才来,再迟就没命了。”幸运地把我从死神那里抢救回来。那时因为生活和交通条件太差,就在那几天,我村的一名小男孩得了急性痢疾,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夭折了。如果当时路途平坦车多,我想现在那个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