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广西为例,采用1978~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检验技术分析信息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存在相互影响,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作用强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作用;金融发展对信息化的贡献大于工业化对信息化的贡献;信息化对金融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而且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工业化对金融发展贡献不显著,广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对于金融发展外生.  相似文献   

2.
彭健 《济南金融》2014,(6):36-39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利用我国1992—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区间内,我国城镇化领先于工业化,符合钱—塞的"发展模型"理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对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内,资本市场和存贷比对城镇化影响显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工业化影响显著。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79-2010年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阻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任何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1978-2011年金融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检验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琳  何文 《时代金融》2014,(6Z):51-52
基于1978年~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探讨,重点侧重于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隐含了一种互动循环机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来自金融发展的随机扰动的效应有所波动,最终稳定时呈现正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且金融深度贡献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1978年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探讨,重点侧重于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隐含了一种互动循环机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来自金融发展的随机扰动的效应有所波动,最终稳定时呈现正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且金融深度贡献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VAR模型运用我国1981年~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有正的影响,并且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发展是收入不平等的Granger原因,所以,我国应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迎来收入不平等下降的拐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1987-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三者的动态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知: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率和工业化是房价波动的原因,房价与工业化并不能引起城镇化率的提高,房价和城镇化率不是工业化提高的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城镇化率的提升,引起房价上涨,但有一定的滞后期,工业化带动房价波动,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对房价的影响不如以前明显;通过方差分解,短期内房价本身贡献最高,城镇化率与工业化对房价贡献率有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唐瑞颖 《中国外资》2014,(6):130-130,134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影响,短期是增强,长期是弱化;三是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结果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变化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变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1.
杨柳  邹斌 《西南金融》2012,(5):25-27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又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国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四川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中金融支持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重点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程度。运用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背景下,传统金融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新的合作也由此产生,促进了金融的发展,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作为研究背景,利用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城镇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发展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必然离不开金融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我国经济有着区域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的特点.因此,本文以比较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差异为切入点,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二者关系,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形势风起云涌的背景下,经济组织和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分化给未来经济格局增添了不确定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机遇.为助推福建省经济安全平稳发展,研究收集1993-2018年福建省金融与经济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二级指标体系,建立VAR模型,解析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间的联系.结论表明,福建省金融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间可有效相互促进,金融发展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应加大创新,积极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引导建立开放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深化水平;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管理防范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是刺激农民消费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实证角度,选取浙江省2005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浙江农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普惠金融的贡献度和深化度对浙江省农村消费影响是正向且长期稳定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当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加强农村保险发展和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推广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国金融脱媒趋势逐年显著。非银行融资方式对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脱媒势必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及盈利模式,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选用2000—2013年商业银行贷款、存款、国内生产总值、债券发行规模、股票市场融资规模、信托资产规模、银行理财产品等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方法来定量评估各种金融脱媒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程度以及度量其贡献度,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服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转型提供实证支持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融资瓶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979-2015年湖南省样本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规模扩张与湖南省城市化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金融规模扩张对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对湖南省城市化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规模对湖南城市化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金融规模对城市化的冲击,城市化的反应始终为正且呈上升趋势。金融效率对城市化的冲击,短期内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依赖于自身的贡献,金融规模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大且逐年递增;金融效率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小。本文最后根据结论阐述了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4家银行利润的HHI值与金融稳定等指标建立VAR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稳定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呈正向相关性,但银行业迅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快将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短期来看,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越高,金融体系越稳定,并且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滞后现象。因此,本文认为竞争并不能促进金融稳定,相反,适度地提高银行体系的集中度,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