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民生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对此,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切身感受到了民生改善的幸福,共享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也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未来五年,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民生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伊春是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它在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经济陷入了危困,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民生欠账。我们在伊春转型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群众体会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所以,我们提出的发展模式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富民。在“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在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党和政府逐渐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指出“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肖淑芬 《理论观察》2009,(6):170-171
一、报纸要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 “民生”,《辞海》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国家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物质需求与精神特征相结合的态势。“民生”与大众传媒结合势在必行,“民生新闻”也便应运而生。一般说来,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需要有平民的视角、民生的内容、民本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黎碧坚 《魅力中国》2011,(7):152-152
切实把改善民生,努力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为民、富民、安民中促进企业和谐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区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实现和提升职工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关注民生便是要重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条件、内容、质量。民生的表面问题,大都是个“活法”,或者说不过只是静态的生活样式。我们所言民生,当是老百姓生活的根本,也就是说是群众的生存与发展,是个“活路”问题。  相似文献   

8.
窦淑庆 《中国经贸》2012,(8):164-164
文化民生,是指人民在文化层面的生计,指人民享用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和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老街记忆 城市是国家的面孔,了解一候国家,我们借助于城市,认识一座城市,街道是捷径,尤其烙了岁月痕迹和民生百态的经典街道,它们是城市的魂。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08,(11):44-44
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最关注的。眼下,关注民生更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而关注民生不应是政府和社会在特定时期,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也不应当是政府的临时政策。关注民生就是关注人民福祉。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个人获得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11.
高鑫 《中国报道》2012,(11):78-80
2012年2月,“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正式写入了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我们要建设的这座城市,不仪是物质富足、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是一个和喈的、环境优美的城市。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应当率先发展,往民生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提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相似文献   

12.
段立军 《今日重庆》2014,(17):72-75
初秋时节的合川,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比这更提振人心的,是32件持续推进的民生实事:从提升城乡交通条件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到改造农村危旧房,从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实现城市建成区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主攻方向。群众的幸福,就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说。 在“办好民生实事”这项重大工作当中,合川区委、区政府将“发展”与“民生”高度统一,始终把群众利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让民生保障的暖流泉涌不息,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托起了156万合川人的“幸福梦”。  相似文献   

13.
马光明 《发展》2008,(12):25-26
甘肃省嘉峪关市地处戈壁腹地,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结构单一、远离中心市场、资源市场两头在外,诸多因素决定了嘉峪关市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更为艰巨,更加紧迫。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5):24-26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取得了诸多成就后,今年将肩负更多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成就背后逐渐显露出的各种阶段性经济增长风险及民生难题,一个政府对于国家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判断;在这些判断中,我们看到了这样10个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民安居乐业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基于此,我们党又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虽然它们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对民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16.
《乡镇经济》2009,25(1):F0003-F0003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起步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绿色发展必须符合"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精神,将保障民生作为重要的着眼点。实际上,绿色发展也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是重要财富。目前中国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转"字,包括转变、转型、转轨、转制、转折等含义。其中的转折,就是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变成了国家发展战略,变成了国家发展目标。未来发展方向定是保障民生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始,保障民生将成为未来三十年的主旋律、主基调。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09,(11):I0006-I0007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自1999年成立以来,秉承“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主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9.
一、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
  (一)民生问题关系到民族问题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关乎政权根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生问题更多地和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意义深远而重大。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生的建设步伐,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地区稳定。作为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毗邻蒙、俄国家,连通亚欧,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前沿。  相似文献   

20.
郑青  夏国永 《改革与战略》2013,(10):114-1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阶段,占中国行政县(市、区)近一半的革命老区,发展滞后的民生福利,已经成为国家亟须解决的突出民生问题。个别革命老区主动把地区民生福利的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对接,取得了民生福利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文章对革命老区民生福利的发展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学理思考:一是发挥比较优势是革命老区解决民生福利问题的战略;二是产生边际递增效应是革命老区解决民生福利问题的关键;三是社会发展创新是革命老区解决民生福利问题的路径。文章最后对民生福利设想了三个方面发展举措:一是明确消除社会发展差别是革命老区民生福利发展的核心目标;二是寻求具有深化改革和创新生产力两项功能的制度构建;三是变革政府的社会治理为民生福利的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