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在民俗制约人们消费心理的大背景下,广告不得不对它给予应有的重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作为可乐行业的领头军,充分证明了对民俗因素的合理利用对广告带来的利益。我们先来看一下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利用民俗因素所作的广告: 相似文献
4.
5.
区域特色经济是一个具有空间差异性的经济体系,在这个系统里,特色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整体。本文在分析甘肃发展特色经济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影响甘肃特色经济的各个因素入手,提出促进甘肃特色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必须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体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能有效地消除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业、城市、城市消费、市场竞争、市民生活质量的升级,城市特色商业街的定义、功能、特征、价值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城市特色商业街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特色商业街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以期为城市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系统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转型背景、城镇化方向、动力机制、发展模式,推动主体、城镇化双重要求,城镇发展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1、既要坚持通过城镇化加快经济的发展,又要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2、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调控管理作用;3、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健康协调发展;4、要协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5、城乡规划调控与其他综合配套政策之间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建设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各个高校对于艺术形体这门课程讲授也日趋重视。但是,对于艺术形体教育这一课程中的诸多概念性问题、关键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出入。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课程内涵的厘清,使艺术形体课程在高校中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0.
11.
宝庆是西南地区蓝印花布的发源地,有浓厚的湘楚文化特色,其内涵主要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多民族文化的痕迹,宝庆蓝印花布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了一个淳朴、自然、绚丽多彩的蓝白艺术世界,是我国传统印染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新的视点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内涵与精神实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探索如何用民族传统语言与世界对话、沟通,并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泉,形成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紫檀木雕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现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紫檀木雕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这一雕刻艺术的关注,其艺术传播也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从紫檀的文化内涵开始着手进行分析,随后对其紫檀木雕的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15.
"境""意境""境界""虚境""诗境""化境"等是中国古典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美术家经常使用的词汇,它们被用来描述和形容艺术创造的美学追求,用来评价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品质,喻指艺术作品所敞开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意趣.这些词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理论的不断阐释中,最终被升华为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学和美学范畴之一,这就是意境.而中国艺术中追求最高的境就是:禅. 相似文献
16.
俞竟鎏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76-78
毛泽东演讲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修辞美,善用比喻、排比、对偶、层递、借代等修辞格,使演讲明白生动而且气魄宏大.二是音韵美,借声音韵律的美来抒情达意,既言之顺口,又听之悦耳.三是通俗美,用俚语村言来阐明深刻事理,将掌故文言化为口语去推陈出新,从而产生"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福建德化是中国著名的古瓷之都,德化陶瓷质朴、洒脱、豪放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间色彩使之成为了享誉中外的“中国白”.笔者在本文中,就德化陶瓷的艺术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的志怪手法,使艺术形式别开生面、令人称奇。它用白描手法将志怪、传奇熔为一炉,捕捉细节,状物写入,摹绘如生。蒲松龄将他奇特的命运与个性寄寓其中,创造了事奇、人奇、情奇、文奇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花竹帽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是毛南族的文化符号。花竹帽艺术的深层文化内涵可窥视到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轨迹、原始的宗教与图腾崇拜及其地域资源所形成的工艺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