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永东  白彦  朱珊珊 《经济师》2006,(12):45-46
文章论述了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包括:符合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解决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他评和自评的需要;推进了非营利组织理论向纵深发展,同时拓宽了公信力研究的新领域。在回顾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评估和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该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如何提升公信力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难题。本文从非营利组织及其公信力的概念入手,应用PEST分析法深入分析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政府监管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民三方博弈模型,对博弈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提出非营利组织提升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成林 《时代经贸》2013,(12):172-173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如何提升公信力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难题。本文从非营利组织及其公信力的概念入手,应用PEST分析法深入分析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政府监管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民三方博彝模型,对博弈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提出非营利组织提升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雄平 《经济师》2013,(10):77-7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非营利组织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益性服务、关注社会分歧、体贴个体需要、提高社会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非营利组织中存在着财务不透明的现象,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已经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对于提升社会公信力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并对导致财务不透明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增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合龙 《时代经贸》2014,(6):183-184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非营利组织,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公信力缺失的案例。本文分析了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应从法律制度、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内部治理等机制来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现,伴随而来的是组织自身的制度以及行业内部的监督体系跟不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步伐,由此产生了很多负面的事件,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反过来阻挠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本文建议建立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体系,非营利组织才能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日益壮大,然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仅减弱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也扰乱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原因,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披露体系是提高非营利组织信息透明度、增强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障碍,如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披露的信息内容不规范、质量不高等,这些都会制约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质量,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成为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试论非营利组织在VBM框架下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其管理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管理(VBM)。非营利组织的VBM分为战略计划制定、组织的资源管理、领导能力和绩效评估等四个维度,绩效评估为前三个维度提供反馈。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组织的绩效评估应由社会公众中的学术研究组织作为评估主体,对于项目的绩效评估则由非营利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进行。三层次评估模型和逻辑模型相结合可以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在评估中还应注意数据的真实可靠、战略的明确性、利益相关者的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蔡宁  葛笑春 《技术经济》2006,25(5):109-112,5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水平是验证一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和研究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不但能够帮助非营利组织发现自身经营管理不足的原因,而且有助于社会大众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控和激励,从而使得资源能在非营利组织体系内得到优化配置。基于此,本文运用PROMETHEE方法并结合非营利组织的营运特点,通过程序分析,对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合理、简便地评估非营利组织绩效的方法做出了探索性尝试。  相似文献   

11.
高山 《时代经贸》2014,(6):26-27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和独立程度,是国家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稳步推进,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逐步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做好财务管理是该组织的核心工作。因此,非营利组织须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社会公信力,从而吸引更多资源,更高效的完成社会使命。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入手,针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雁翎  陈慧明 《财经研究》2007,33(11):104-113
中国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主体力量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资财困境"成为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共同的发展瓶颈。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塑造社会公信力,进而吸引资财提供者做出捐助的决策将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更是解决其筹资瓶颈、使其走出财务困境的关键。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非营利组织不同财务披露方式与资财提供者捐助的关系,得出促进非营利组织披露真实完全财务信息和促进资财提供者捐助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提高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是其目标之所在。实现这一目标,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一个固定的社会捐赠群体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非营利组织在管理和运作中只有充分披露所接收的社会捐赠款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才能满足捐赠人的信息需求并使其享受到捐赠行为所带来的效用,进而采取进一步捐赠行动,非营利组织也由此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并能持续地获得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非营利组织评估方法研究进行梳理,客观介绍与科学评价了GET内部经营评估模型、服务质量评估模型、财务脆弱性评估、DEA效率评估、效果评估等评估方法存在的贡献与不足,具体就各种方法的原理、模型构建、实际应用、有效性检验及方法使用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望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研究的发展并提供实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府重新定位了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对待,有重点的给予非营利组织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如何正确地使用财政资金、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资金进行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提高使用透明度、加强绩效评估等方面入手予以规范,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符合公共利益,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与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将成为令人关注的制度建设。本文首先对非营利组织产权结构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和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大多从"非分配约束"出发,研究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法律地位、权力结构安排以及激励兼容机制等.本文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治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非营利组织"非分配约束"特性出发,指出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缺陷,并重新考察了非营利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借鉴国际代表性观点和结合我国的自身情况,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含义进行界定,根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进行重构与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提出了重构与整合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陈慧 《生产力研究》2011,(8):109-111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轨时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为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与企业外的第三部门正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蓬勃地发展着。目前,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合作关系,文章旨在寻求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和谐互动合作关系的途径,从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发展等宏观角度入手,相对忽略了微观层面上组织能力建设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关联机制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组织学习的经验,对组织学习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过程可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通过改善非营利组织的学习环境对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的促进效果,可以很好地提升其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