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可以有效利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1世纪的核心产业是知识产业,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知识产业的竞争。不同基础条件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知识的价值转换,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知识企业家。能量型,资本型和管理型是知识企业家的三种不同的类型,中国的企业家和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努力成为知识企业家。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类即将走入21世纪,对于企业家来说,应如何掌握时机,迈向新世纪?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未来的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与之相应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模式的改革,只有富于远见的企业家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专家预测,未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将是以富有人情味的团队形式,结合成网状组织构架,组成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纽带的管理系统。或者说,未来的企业将会以人为中心,管理的哲学也将更围绕着人性,着重于个人潜能的发挥。根据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的预测,新的管理形式将以网状组织为基础,由很多正式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型管理将成为大势所趋。文章概述了什么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针对企业管理创新所面对的新的挑战、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亮 《特区经济》2005,(5):259-260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F.Drucker)说过:“如果说工业经济之初诞生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在人类走向21世纪,知识经济来临之际,全球的企业管理将迎来第二次革命——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6.
影响企业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原因是:受传统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习气氛不浓、创造气氛不够、从众心理比较强。企业再造的核心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根本性的再设计和创新,这与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有效管理是分不开的,企业应该结合创新人才的特点,有效利用创新人才的才能与潜在能力,积极进行人才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实行竞争性的管理、专业化管理、网络化管理。要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企业家就必须要重视知识,要求员工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坚持岗位成都,发挥知识团队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20世纪90年代是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将从企业价值增值转向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  相似文献   

8.
陈晨 《北方经济》2006,(10):17-18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技术形态也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以人为本”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有效的管理能充分地发挥组织内每一个人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21世纪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和传统管理会计的生产要素不适应,迫切需要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战略管理会计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一、知识经济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技术人员的表现将成为决定企业效率高低、发展快慢的关键所在。要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造宽松自主的环境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其次实行弹性工作制;第三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第四通过知识管理和运作,达到核心能力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项目管理,21世纪的企业竞争核心是管理水平的竞争”,这是11月5号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全球项目管理大会新闻发布会打出的标语。从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2006年10月在上海召开第20届项目管理全球大会将把“项目管理”的国际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这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进入国门的叩门声。  相似文献   

12.
王芬  朱淑珍 《发展》2001,(2):36-37
在托马斯·彼特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优秀公司》中,作者把勇猛投身于新技术开发的人们称为“斗士”。可是若不给这些斗士们以用武之地,企业是不会成功的。不畏失败、勇于创新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  我们需要这样桀骜不驯的经济斗士 !中国企业家:优势 ?劣势 ?  21世纪,成功的企业是什么样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必将是领先的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兼而有之的企业。 21世纪,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世纪,是中国企业大显身手、走向世界的世纪。世界 500强,是多少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  相似文献   

13.
卢瑜 《魅力中国》2010,(7):100-100
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纪,企业的生存环境显得非常的恶劣和残酷,消费需求及替代品的变动将更加难以预测,企业问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者要求得一席之地,企业管理过程没有常规性创新意识,无意于开发新市场、也没有组织力量研制产品,更谈不上战略、组织制度的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第二项职能。  相似文献   

14.
<正>21世纪的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掌握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方法,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文章着眼于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探讨财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管理是企业家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行为最突出的特,就是创新,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家创新的核心。表现为企业管理形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关系的创新,企业管理内容的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基础的创新,企业管理思维方式的创新等方面。企业家管理创新的实践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企业管理创新要善于现代,对于企业的管理,应该要坚持持续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应该和企业的信息化同步。  相似文献   

16.
赵玲 《魅力中国》2014,(17):9-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善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事档案工作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柱。因此,新时期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的实质是信息管理。企业家必须清楚地知道,知识究竟能否加以管理?非显见的知识和显见的知识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内收集和散布相关的知识,信息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家要能够促进知识传递,就必须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协调好内部的知识市场。互惠,名声和无私心态,是促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的三个重要的条件。而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企业知识市场顺利运作的必要条件。这种信任可以存在于企业员工和员工的个人层面,通过同事间密切的工作关系而发挥作用,它也可以存在于企业组织机构的层面,通过一种奖惩机制改善企业的化环境,促进知识的共享,阻止知识的隐藏。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经营者都非常重视。纵观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企业,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成功的企业有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高素质的企业家及其  相似文献   

19.
国内企业对于知识管理大都已具备基本的概念,也能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确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但有些企业将知识管理想得过于简单,以为建置了Notes或Exchange平台,可以让同仁分离Office件档案,然后指派一位知识长(Chief JKnowledge Officer,简称CKO),再办几场有关知识管理的读书会,就是知识管理了。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市场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企业家面临日新月异的竞争惑势和环境变化.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任务管理法、人车管理法、目标管理法已难以应对新生问题.战略决定成败、执行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尚观念让人雾里看花。能够指导企业实战需要的管理模式究竟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