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政策导向性不强、优惠层次过多、优惠形式单一等不足,加入WTO以后该税收优惠体系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应调整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转变优惠政策的目标,从中性与非中性原则相结合的角度规范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2.
对照我国主要周边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措施,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诸多问题: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不统一;区域性的优惠政策拉大了地区差距;税收优惠与产业政策不协调;优惠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统一、透明、规范的优惠政策立法,致使操作困难。为此,我们应建立以产业政策为指导,结果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形式多样、便于征管涉外税收优惠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涉外税制、两步利改税改革。按照减税让利的思想,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在区域上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沿海经济特区给予税收优惠,在产业上给予基础设施、出口贸易等较多的税收优惠,在内、外资企业中给予外资企业较多的优惠政策。应当说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环境较差、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增强了外国投资进入我国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大,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弊端与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志强 《涉外税务》2005,(10):26-27
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了内资企业的弱势地位,挤占了国内企业的投资机会,客观上限制了国产设备的生产和投资,扭曲了市场行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巨大差别为企业避税提供了条件,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必须调整。应清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的模式应向特定优惠型转换,以最终实现内、外资企业税收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对涉外税收优惠的理性认识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税收优惠能有效地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它对外资的拉力究竟有多大以及能否发挥出意想的效果,则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对涉外税收优惠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了政策上的偏差。为此,应在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规模要压缩,导向要明确,政策要统一,方式要改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税负公平、公开是最基本的财政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很好地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为各类不同的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然而,我国的税收制度却存在着对不同企业的歧视性税负结构,从而引发许多问题。一涉外税收优惠严重冲击民族经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设两种税制,在税法上给予外资企业种种税收优惠政策,使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有很大的差异。199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外资企业按所得额30%征税…  相似文献   

7.
1、企业所得税制度内外有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直实行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一是税收优惠的侧重点不同,内资企业优惠政策侧重于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则侧重于吸收直接投资鼓励出口,使用先进技术,二是税收的减免税方式不同,内资企业主要是直接减免税,而外资企业不仅有直接减免税,还有再投资退税等;三是税前扣除的标准不同,在工资费用列支,实际应酬费用列支等方面,内紧外松;四是税收负担差别大,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是33%,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为33%(含地方所得税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只有8-9%,不到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三分之一,享受的优惠高达实征税款的2倍多,内外资企业长期存在的这种优惠政策差别,极不利于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抑制了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而且我国给外商的所得税优惠实际上被居住国征补了,造成国家财政资源外流,而外商并未真正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缺陷日益明显,面临种种新的挑战。结合中国当前国情,我国应建立、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强涉外税收的征收管理;针对WTO原则制定我国的外资企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外资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法中某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避税的现象及日益突出。因此,强化反避税工作成为当前涉外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涉外企业税收征管中,反避税工作面临着“五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水平总体估价 1、外商投资企业对税收的总体贡献。90年代以来,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逐年上升,2001年,全国涉外税收总额达2883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0年的17.5%,2004年已高达19.64%。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进展,该法不仅将有效改变企业间税负不平现象,还对税收优惠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税收优惠制度成为新税法的一大亮点.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税收优惠机制,统一了内资、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明确了税收优惠的过渡期安排.  相似文献   

12.
税收饶让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饶让代表着一种修正居住国税制,以使投资者得以享受东道国提供的税收减免优惠的全部好处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在发达国家税收饶让的配合下,才能取得政策成效。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国家提出了重新评价税收饶让的要求,鉴于此,我国也应与时俱进,重新看待税收饶让,并建立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税收优惠实施五年来的政策绩效,以及影响政策绩效的其他政策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实施之后,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较过去确实相对下降了,这与理论上对政策效果的预期完全吻合,但东、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出口退税与涉外税收优惠等其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区域税收优惠的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4.
邓毅 《税收征纳》2006,(5):10-11
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弥补综合投资环境的不足:二是作为对外资的某些限制性政策的补偿。如对外资的进入领域、投资规模、出资及持股比例、外汇政策等方面的限制,需要用税收优惠予以补偿:三是对外资正的外部效血(如其技术溢出效应、管理溢出效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血等)的激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春 《涉外税务》2005,(7):31-33
涉外税收优惠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环境;要进一步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要加强反避税工作,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新旧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伟 《涉外税务》2007,(7):4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缴放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此项税制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办法、标准及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侧重从税收优惠政策的角度,对新旧企业所得税制度做一个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与以往的举措相比,是中央应对不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新举措和升级对策。为落实这一要求,我国需要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不规范的减免税,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税收优惠法律政策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法律编纂,出台一部专门的"税收优惠法"或"税收优惠条例"。其清理规范的重点,应该是愈演愈烈的地方"税收优惠大战"即地方税收不正当竞争。但在此过程中,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允许其进行正当的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18.
季泽 《财政监督》2008,(6):53-54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标志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的结束。新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体系.这必将对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综合考虑我国的投资环境、市场潜力和政治稳定程度,这种影响可以接受,但相关外资企业还是应该在合理商业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国际通行的税收筹划工具来增加税收收益。  相似文献   

19.
新法下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锦 《税收征纳》2007,(11):48-49
2007年3月1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将实行“四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使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措施。新法实施对此前常用的企业所得税筹划有何影响,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筹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叶姗 《税务研究》2014,(3):58-62
税收优惠是将依据基准税制取得的税收利益部分让与纳税人的课税要素,这种税收特别措施包括有关税基、税率或税额的优惠,包括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中的制度性税收优惠,以及税收政策中附有失效日期或执行期限等落日条款的临时性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总是带着某种激励性或照顾性目标,以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为主。税收优惠政策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的,中央立法机关可以授权中央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先制定行政法规,亦即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的分配应当遵循法律相对保留原则。地方越权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可能破坏税制统一和税负公平,纳税人因此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也可能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