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预算制度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绩效性、可持续性、公开透明性和法律性等基本特征。从当前我国的预算环境和制度约束看,我国现代预算制度的优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以全口径预算为突破口,助推人大授权的全面性,实现全面预算;严格规范预算程序,提升政府预算质量,深入推进规范预算;坚持绩效理念,以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合理构建绩效预算框架;引入中长期预算控制方式,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可持续性;以预算公开与公众参与为导向,逐步细化预算,加快实现透明预算;以新《预算法》的落实为起点,提升预算立法层次,优化预算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2.
源于西方国家且可追溯到1215年《大宪章》之前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在其数百年的演进历史中,融入了深厚的法律和宪政因素。甚至可以说,后两者才是政府预算制度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技术固然重要,立法机构之于行政机构在预算立法权力方面的主动和权威地位才是政府预算制度与法律得以不断演进和完善的根本动力。无论是早期对预算立法权的争夺,中期预算管理的完善还是晚近对预算绩效、公开与透明等目标的追求,都揭示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论预算博弈与预算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岚 《现代财经》2003,23(3):12-15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著名学者Aaron Wildavsky有关预算政治的理论,探讨公共预算的动态过程,分析其由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特殊性。预算编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因而预算政治过程体现着作为纳税人的公民与政府决策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为建立一种合乎民意、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公共预算制度,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预算约束机制,包括资源的约束、法律约束、成本绩效约束和公众舆论约束等。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绩效预算改革及其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预算制度。绩效预算改革的关键是部门预算改革。分析了美国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的原因和特点,讨论了绩效预算改革对于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复式预算制度改革主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星侯 《经济学家》2002,(6):96-103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复式预算制度改革,是改革一放以来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首次重大改革。在近年来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复式预算制度改革主张,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改革方案取舍的标准,应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视具体国情、经济发展与财政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预算理念是,预算是以政治决定为基础控制政府经济活动即财政运行的系统。预算体现公共财政的基本价值--财政民主主义的要求。在日本,预算与法律是统一国政运营的两大规范,两者互为前提,分工合作,共同规范国政运营。预算框架是以宪法为统驭、财政法为主干、其他具体实施的法规为细节的严格的体系。在这个框架之下,财政运行高度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实行绩效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锟 《当代财经》2006,(9):31-35
绩效预算是部门预算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影响绩效预算改革的各因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就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得到如下启示:1.加快制定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预算基础资料数据库,是努力提升政府实施改革能力的关键所在。2.以形成注重“绩效”与“结果”的预算管理文化为导向,对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绩效预算实施的授权机制。3.必须将绩效预算纳入政府改革的整体框架,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提高公共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改革的接受能力。4.加快完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起以“控制”为取向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是实行绩效预算不可绕开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赵白羽按照中央政府有关规定,近期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它告示人们:我国国家预算编制和预算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可否采用复式预算的问题,而是如何改进和规...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否定了仅以计划性来概括“政府预算”的传统观点,指出“计划”仅是政府预算的关键形式,而经济性也非政府预算的实质,唯有“法治性”才是政府预算的基本内容和活的灵魂,是区别于任何其他财政范畴的根本性质。它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市场和资本通过政府预算的法律权威,直接控制了政府的经济命脉,使得政府活动必须符合其根本利益。我国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离法治性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必须强化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律性、计划性、归一性、公开性和政治程序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有一种管理机制。它一方面与市场机制(风险机制)相对接,另一方面与企业内部组织及运行机制相对接。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编制预算时.对未来环境的分析往往是假设状态的,因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就需要把握好市场瞬息变化的特点,加强短期决策,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预算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保证政府行为不偏离纳税人的公共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促进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律体系,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适时引入中长期预算框架,强化预算执行中的约束机制,加强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12.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在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遵循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而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出的客观要求。其中理论框架构建、制度设计创新、技术手段要点是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上改革框架的分析设计,将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和改革实践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政府预算中存在着透明度低、预算不完整、约束力弱等问题,这使得在预算执行时公众对预算的监督软弱无力、刚性约束不足,也易滋生腐败.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实行公开预算、接受公众监督,编制统一预算、避免预算外收支不受控制,细化部门预算、实现零基预算,落实刚性预算,不断提高公共预算的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监督的含义应包括两个层次,即基础层次和目标层次。预算监督的基础层次是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等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目标层次是通过预算对政府活动、社会公共资源流向进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对以上两个层次的监督没有区分、不够重视,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为使我国预算监督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应从法律上明确两个层次预算监督的关系以及重要性,并对政府预算监督程序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社会公共资源被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编制方法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喆 《财经科学》2006,(2):117-124
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新绩效预算作为一种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在提高联邦财政支出效率方面已显示出了明显的成效.本文通过详细讨论美国联邦政府新绩效预算编制的过程和方法,分析了该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我国公共预算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共财政的改革,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弊端。要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从规范资产记录、拓宽负债范围、以新的政府收支科目为基础调整预算会计收支科目等方面入手,改革现行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弱动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如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活动尽管透露出一定的创新动力,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明显的“弱动力”问题,尚不足以推动债务管理的改革。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动力,中央政府应授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将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并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8.
Social security,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growth-inequality relationship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 study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equality depends upon the levels of funding of two of the largest government programs, public educ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We do this in the context of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economy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where the government collects a tax on labor income to finance these programs. We show that in our model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on social security reduces income inequality and can have a non-monotonic effect on growth. When the initial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funding is low, as is the case in most poor economies, then its increase will enhance growth. When its funding level is high as is typical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we show that its further increase can slow down growth while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These results obtai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increase in social security funding is financed by a tax increase or by cutting the public education budget.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s or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 (holding the budget composition fixed) are characterized by similar non-monotonic growth-inequality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9.
在贫富差距极度悬殊、种族和教派冲突频繁发生、政府效率低下的环境中,印度的公民预算组织积极投:身社会变革,促进公共参与和政府创新.他们创造出"公民报告卡"、"预算分析"、"预算跟踪"等公民参与预算的方法,以强化内在于公共预算中的政府问责制.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一些具体做法对我国的公共预算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编制国有资产预算必须遵循支出,市场,数量和对应四个准则,收入方面划分为经营收益,资产转移,信用性,特许权和转移性收入,支出方面划分为资本性,费用性,债务性,转移性和其他支出。其预算平衡应特别注意公共预算结余转入,公共预算专项拨款,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对社会保障预算的专项拨款和债务等几个问题,改革国家原有预算制度,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目的在于政府一般职能与资产占有,使用,经营职能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