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焦红玉 《发展》2013,(4):20-21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们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十八大报告中殷切嘱咐全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短短十三个字,是振聋发聩的雷霆警钟!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是权益之计,也不是一句空洞的调头,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天天说要讲政治,什么叫做政治?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当中第一位的就是群众观点。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在新的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在执政前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是地下党、在野党,长期处于被追杀和受压迫的境地。在那种残酷的环境下,如果得不到  相似文献   

4.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保证,是我们在新时期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核心内涵。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当前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任务,是我们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始终坚持党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做好民生工作,端正群众态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核心,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行为准则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学习江泽民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使笔者深切感到“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根本的意义.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脚和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中的核心,是“三个代表“中的根本目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在80年的风雨历程中,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80年的基本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忠实地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做到:强力反腐,纯洁党的组织,实现好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贯穿于报告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展望未来,对人民生活、发展状况和需求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和把握,是更好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2.
张正阳 《湖南经济》2001,(11):28-29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和灵魂。党要真正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关键环节,切实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下,切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关系到党的政治生命和国家的前途。文章从历史的与理论的回顾中得出结论:要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政策不能缺、感情不可少,政策与感情的叠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既要宣传、教育群众,又要真心实意向群众学习,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常彩虹 《发展》2014,(5):71-7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里,我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仅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谈点学习体会。我认为作为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体现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新时期,始终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着眼点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之本,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应该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人民身上,这一过程突出人民的主体性。文章以唯物史观作为思想资源,梳理唯物史观中对人民主体性的论述;人民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人民主体性思想在文化自信中的价值体现等方面来探讨文化自信中坚持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忠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从~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和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党的组织,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更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我们一切工作的始终。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及的词汇,也是他十分关心的话题.他一再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由此可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