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确理解刑法中"从事公务"的含义是我们界定贪污、贿赂等罪与非罪的关键,本文拟对此概念作一探讨,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管理方式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城市管理网格化、城管通、城市管理信息集成中心等技术手段先后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同时,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出台之后,围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容环境、摊贩管理等争议也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初以来,我国金融业"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逐步形成,并完成了立法以及机构设置等基础工作."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符合当时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也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监管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基层金融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混业进程加快和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金融监管协调问题日益突出。而在现行“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下,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一个协调机制来统筹解决跨行业、跨部门之间的监管问题。在金融风险的处置上因界定不严而存在真空。另一方面,交叉监管也带来了低效运作,由于缺乏一个金融信息共享的平台还造成了监管资源的浪费,所以急需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从必要性、理论背景和方法步骤三个方面全面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由于二者干预经济的理念、目标和手段等不同,在引导市场竞争过程中,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如何建立协调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机制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但是,“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还存在明显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框架协议》的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加强金融风险控制,以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明确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防范、化解与处置金融风险中的职能定位,建立防范、化解与处置金融风险协调机制,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就此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务探索.  相似文献   

8.
《西部金融》2012,(11):15-18
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央行在两次降息的同时,扩大了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区间,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贷款利率的下限放宽至0.7倍。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改革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对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盈利增长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银行业迎接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并提出了我国银行同业定价协调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昆仑等八家农村信用社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了多种救助措施后,终因积重难返、经营难以为继而被撤销.本文以此为例,分析了当前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对当前金融稳定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金融稳定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2003年我国中央银行被明确赋予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发挥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显露出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以钱养事"新机制与"新公共管理"模式自2003年起,湖北省咸安区开展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拆庙赶和尚"式的站所改革。这场改革的结果是建立起了一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称之为"以钱养事"。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中引进"以钱养事"新机制,其主要目的就是破解传统的自上而下地设立部门机构、由部门直接生产和供给公共服务所存在的"收费养人、养机构"、"人浮于事"、"精简-膨胀"循环等难题,  相似文献   

12.
处理危机或突发性事件,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和必备能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利益、权力的重新分配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如何应对有这些不稳定因素酿成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对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政府应从组织协调,信息的沟通,合法性等几个方面加强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学者多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政府再造以及职能设置的理论依托.但是这二者又存在一定的抵触。针对我国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职能设置的现状,从多元公共行政观的视角出发,从政治、管理和法律这三个领域来重塑乡镇政府职能,目的是把我国的乡镇政府打造为兼具“小而能”特征的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任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基于公共利益的博弈互动关系.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价值理念将为政府提供持久的、合法的信任源泉。从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由于片面注重管理主义工具价值,而忽视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政府信任的困境。民主行政作为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统。坚持和发展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符合人类理性与社会公共利益均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必然会全新构建和强化公众与政府的互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的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绩效考核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公共行政中受到广泛关注。政府绩效考核具有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维护政府信誉和形象、发挥政府管理政治功能与管理功能等作用。但我国的政府绩效考核还存在着对政府绩效考核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政府产出难以量化、政府绩效考核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及政府绩效考核体制过于单一等问题。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政府绩效考核,我们应加强政府绩效考核立法,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建立多重绩效考核体制,完善信息系统,发展电子政府,运用科学方法,将考核结果和奖惩制度联系起来等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角的政府解决公共突发事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分析公共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机制,主张各级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格局、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而有效提升其应对和解决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机制,不仅继承了传统公共行政对工具和效率的追求,也融合了对公平服务和价值理性的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考核,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于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出了解读,并就如何走出现今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误区做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 19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政府改革的浪潮,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几乎也在同时代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而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现模式,则几乎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在城市管理的研究中,“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思潮,其要义就是把更多的传统上由政府管理或专营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公共产品的提供改由私营企业共同参与或干脆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富裕,也是对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一种诉求: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从某些具体管理领域退出,让位于社会,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及时  相似文献   

20.
政府应从公共危机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促进职能的转变、行政信息的公开、治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危机管理体制的构建等,以加快政府管理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