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弥补此类空缺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拟从供需两端搭建具体应用体系,最后浅析体系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以及解决措施,以期能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助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侯佳 《金卡工程》2009,13(4):242-243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最薄弱,问题最多的领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对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和谐有重要意义.寄宿制学校可以改变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构性浪费现状,统筹利用有限的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然而现行寄宿制学校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寄宿制学校可以有效缓解因生源分布稀疏造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缺少寄宿制学校建设理论指导,缺少对寄宿制学校教育成本和教育环境的深入研究,寄宿制学校建设不尽理想.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是否均衡,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部也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列为2013年六大工作要点之一,充分说明,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  相似文献   

4.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化表现及政府财政职能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化概念的提出和对此现象的关注主要是基于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一现实而提出的。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公平性和公共性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是均衡的。因而可以说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是教育均衡化得以实现的基本目标,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旨在积极整合各类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为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精准扶贫,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基于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的分析,选取了教育效果、师生职工、教育条件、教育背景和教育内容五个领域作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并明确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注意点,为构建适合国情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旨在积极整合各类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管理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教育理念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夷陵区荣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是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个重点监测县之一。  相似文献   

10.
《山西财税》2012,(11):14-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在全国全省不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晋中市围绕公平和均衡两大主题,改革开路,创新引领,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努力实现全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晋中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在全省居前,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子女面临着义务教育的不利环境,而这种环境又是由于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责任缺失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以及教育经费筹措措施不力三方面。因此,加大农民工子女财政资助,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规范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建全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财政经费管理规范化,或许是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新《义务教育法》的一个核心和灵魂就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教育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目前,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是教育的不平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是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1.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由于农村与城市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公平,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使义务教育在农村真正变成"全义务" 教育;对城市来说,教育成本对下岗职工来说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走向均衡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不可逆转的取向。论文实证分析了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效果,剖析了影响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6,(13)
义务教育学校的预算管理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保障,是公共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预算管理对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相对均衡发展,逐步推进依法治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财政体制不断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过程中,在预算政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公开和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了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从而最终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教育发达国家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在义务教育的立法,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扶持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调配、优化教师资源,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等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义务教育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和主观认识的偏差,它的发展仍呈非均衡发展之态势。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先决条件就是澄清人们在教育思想上的误区。文章从其发展过程中蕴涵的哲学意义角度,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提出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法三大规律;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稳定发展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支持,教育经费的利用与管理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和有效配置。中小学承担着推进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政府与公众对其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内部控制视角来探讨中小学如何促使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公平、科学、完善,以此来提高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益,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对资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学生收费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为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此提出应借鉴西方经验制定和完善教育财政法规、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以及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是学有所教,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投入力度,教育支出安排23545万元,同比增长20%,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继续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除课本费和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安排资金300万元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当年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47所,建设50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