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妍芳 《商业时代》2012,(11):59-61
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有效防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再认识,阐述了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最后针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特别是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衍生品的概念、特点及金融衍生品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功能单一,这导致了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必须通过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规避,对财务绩效进行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证券公司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服务创新,最后提出了证券公司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金融行业市场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致使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管理,推动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市场结构不合理,过度投机严重,风险控制不足,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应提高金融衍生品的核心竞争力,以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以银行间外汇衍生交易为切入点,以利率类衍生产品为长期发展方向,加强内控建设,防范金融衍生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6.
关于优化我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生态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产品创新的产物,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危机的发生扩大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风险,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除了企业本身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外,更需要宏观层面加强金融衍生品创新的风险监控,为金融衍生品投资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文章指出,金融衍生品投资生态环境的优化包括宏观面必要的政策监管、法律约束,改进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金融衍生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7.
葛卓鑫 《中国市场》2022,(30):56-58
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且交易种类不断增多,但随之由其引发的商业银行重大亏损案例也呈现出升高态势。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风险管理方面还较为欠缺。文章基于对金融衍生品概念、特点等的认识,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在分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其成因的同时,着重对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索,并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商》2015,(24):193-194
企业要想进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拓,就必须要有警觉的市场风险意识。众所周知,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一项锋利的双刃剑,如果企业运用得当,将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但若存在过度滥用,亦或是非主观操作失误等问题,将会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严重放大的风险隐患的恶果。因此,本文基于金融衍生品与企业风险管控视角出发,对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动机进行简要梳理,再结合现行阶段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中涉猎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症结研究,最终提出金融衍生品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中的完善举措,以充分运用其两面性特征,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品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具有很强的避险功能,,还具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无法阻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应该不断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稳定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结合金融衍生品的特征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越来越热门,但是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投机情况严重、风险出现频率高与控制力度不足等,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为了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跟紧经济发展的步伐,银行要优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策略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对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提高读者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认识,为国内商业银行新时期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任重 《商场现代化》2010,(16):141-142
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而蕴含着大量的风险。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得出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是当前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两种主要方式。并从立法和法律实施等层面提出了构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职权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宁予 《致富时代》2011,(4):85-85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目前,世界范围内巨灾频繁发生,保险业竞争加剧,风险环境不断变化,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日趋明朗。该文主要论述保险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保险企业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金融衍生品风险形成和传导的机制入手,解释说明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演化过程,同时构建监管博弈模型,得出风险操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纳什均衡,并对模型结论进行分析,最终时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衍生产品是规避风险的一种工具,但如果过度的创新衍生又具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因而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这次美国的金融风暴就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对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和波动.因此,在看到金融衍生品分散风险的功能时,我们也要对金融衍生品所产生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本文就金融衍生品风险类型及成因和防范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为 《商》2013,(5):119-120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世界各国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在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成为了各国金融监管机制改革所关注的焦点。在金融衍生产品的整个交易过程中,结算环节是一个风险特别集中的环节,要控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结算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建立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要求标准化场外衍生品必须进行强制集中清算,就成为了危机后各国在金融监管改革中采取的重要举措。中国也紧跟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脚步,着手建立了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清算的中央对手方——上海清算所。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方清算平台虽然已经成立,但是中央清算的相关制度并没有正式构建起来。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紧紧地围绕着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展开论述,为我国的中央清算机制的构建做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16.
彭程  刘怡  杨红 《江苏商论》2011,(3):157-160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从风险水平和盈利水平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交易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对冲作用,相反在较低显著性水平下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金融衍生品也没有通过套期保值等功能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正向作用,相反会弱化其盈利能力.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黄志峰 《商》2012,(22):92-92
考虑与证券市场紧密相连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以此来考察金融衍生品对证券公司资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当前新的金融环境下,证券公司的投资业务范围涉及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的新特征,以及监管机构在面临新的风险背景下,如何采取相应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结构亦在进行不断的调整,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广泛化。同时,在各项政策与准则的支持下,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因素,并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强化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晏阳 《中国市场》2014,(14):99-100,104
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正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略有延后,在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信息披露标准,主要集中在风险披露和公允价值,而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披露还有所欠缺。本文在分析美国充实信息披露内容、规范信息披露形式、完善信息披露方式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通过对定性披露加以重视,对临时披露加强管理,对全面披露加大倡导,对逃避披露加大惩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张国兴 《致富时代》2010,(12):14-1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和金融的联系更加紧密。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交易所为依托,陆续开放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加强本国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三十多年,然而却成为发展最快,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工具,但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风险。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就对危机产生了放大机制,这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