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施的增长极战略使区域经济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极化陷阱"日趋明显。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增长极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补偿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的内在冲突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未来打破"极化陷阱"的困境,必须依赖于建立对称型区域补偿机制和以规模报酬递增下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为导向建立财富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溯源与合理假设下,认为价值链上非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能有效揭示企业非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实现机理,即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表示为企业价值链上非技术要素创新的函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价值链准确锁定战略环节,并通过有效的非技术创新实现成本节约和超额利润。同时,文章借助企业价值链对非技术创新的分类分析其驱动机制,发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外部环境、企业竞争力和自身战略都是企业非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并由此揭示了非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案例研究发现,海尔在不同战略阶段通过非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和获取了利润,其30年的发展是价值链上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为适应自身战略与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协同创新史,充分验证了非技术创新理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阐述了农村劳动力非永久乡城迁移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通过分析非永久乡城迁移对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企业、社会福利的影响,最终得出农民工非永久迁移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福利的结论。从而说明,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政策是必要的,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山西经济结构单一化、刚性化、重型化、惯性化严重,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为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构建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包括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平衡机制、矿产资源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业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农业价值所在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研究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有利于改变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弱势地位,摆脱传统农业区的"资源诅咒",促进区域内资源福祉的增进。所以在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福祉理念分析当前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不合理,提出以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衡量依据符合资源福祉的理念,能够消除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福利差异巨大问题。最终,在资源福祉视角下,为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和正义,明确了农业生态补偿的主客体,以及以土地面积作为农业生态补偿依据,以货币补偿为核心构建完善的补偿手段体系,同时通过自上而下农业生态补偿监督体系的构建,解决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问题,把资源真正转化为农区及其民众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河北合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将促进京津冀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推进一体化协调发展和新增长极的形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北京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河北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时期.本文在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对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功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承接北京养老服务功能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部地区既可以是指自然地理位置上的中部,也可以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部,即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那部分地区。与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中部,是发展中国家一样,中部是典型的发展中地区。中部地区为了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提出中部地区应实行非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增长极点极化过度和扩散不足并存所引致的"极化陷阱".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中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是极化陷阱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区域差距的分类为基础,补偿机制分为结构性补偿和功能性补偿两种类型.对增长极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结构性补偿的偏好,然而结构性补偿所带来的协调空间正在减弱,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的功能性协调将成为区域协调的主要力量.因此,形成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弱化"极化陷阱"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人类军事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才被提到战略层面上加以认识和考察的.对于其概念的界定、本质内涵、地位作用等问题,在国内外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探索和解决相关基本理论,对于深入研究新军事变革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和战略指导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区域发展差异和不协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政府区域政策的负面效应是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选择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云南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可基于生产力发展现状,结合"后发优势论"和"蛙跳理论"等相关理论,考虑采用外生型发展战略、后发优势战略、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和政府职能动态转变战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城市职能转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福利影响,发现在城市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地位不对等,中心城市处于谈判优势地位,而次级城市如果仅考虑短期影响,不断提高让步幅度,将受制于各种经济压力,并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导致福利受损.建议政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在减少中心城市资源损耗的同时,补偿次级城市因承接中心城市功能而带来的利益损失,以期实现促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韭投资对宏观经济和财务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企业中非效率投资行为普遍存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界定,从代理角度、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和投资者四个角度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学者研究发展动态,提出了企业投资行为与效率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丽江地区旅游业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衰退.本文从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的视角考察了丽江地区旅游开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针对其现状,本文提出开展拉市海上下游流域的生态补偿和流域治理,慎重开发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等有针对性的实现丽江旅游业开发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和平宪法制约与日美同盟的影响,战后日本一直以援助作为对非经贸战略的基石。以援助为先导,包括贸易和投资等手段在内的经济外交成为日本对非经贸战略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国家利益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战后初期的日本对非援助战略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确保日本在非洲的经济利益是对非援助的首要目标。冷战时期,日本对非援助战略中的新重商主义特征逐步减弱,地缘政治色彩逐步加强。冷战结束后,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的多边合作框架下,对非援助战略被纳入了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在日本对非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战略和政治利益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反哺三农"的方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从历史贡献补偿角度而言,国民经济应对工业化初期以"剪刀差"方式吸纳的"三农"资金予以补偿;从社会福利角度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应牺牲涉农主体的利益,政府应对低工资、低地价、农产品低价格予以利益保障或补偿;从社会公正角度而言,政府应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涉农群体的基本权益;从博弈均衡的角度而言,社会公共财政应承担起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我国商业银行1995至2015年的数据分析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非利息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利息业务发展;而且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间越长、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境外战略投资者派遣董事或高管,对非利息业务影响越大.其次,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佣金手续非业务有显著影响,而对交易业务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与非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更弱.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是一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对称状态 ,这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真正认识和运用好非均衡发展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理论中就强调非均衡发展,并将它作为我国较长时期选择和应用的经济发展战略,运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跃式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将就如何按照邓小平理论,运用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改革,以加快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化进行探讨,并求教于大家。 …  相似文献   

19.
笔者总结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制度缺陷,比较三种改革的办法,提出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征地补偿机制,指出只有将土地出让金平衡地投入到农村和城市两个区域,合理界定归公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保护农民权益,才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杨克奇 《经济论坛》2001,(12):46-47
现实生活中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是一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对称状态,这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真正认识和运用好非均衡发展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理论中就强调非均衡发展,并将它作为我国较长时期选择和应用的经济发展战略,运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跃式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将就如何按照邓小平理论,运用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改革,以加快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化进行探讨,并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