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英 《工业技术经济》2010,29(5):125-128
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看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各省市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结构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但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全为负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足以抵消部分区域结构偏离分量的正值,直接导致总偏离分量为负值.通过偏离份额图的分析,把西部地区分成具有增长优势但地位下降和增长缓慢且竞争力差的两类地区.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广东省最新的统计数据,从产出和就业层面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东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妤  李剑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2):105-113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产业升级面临新压力和新机遇。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索了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不能得出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定量测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2563、0.5325、0.235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效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最低的是第三产业.所以在调整湖南产业结构时,应重充分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利用资金和高新技术提升工业生产方式;在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防止产业结构的空心化,以促进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回归和结构计量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变迁、二元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详细分析出各种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证明了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不仅在于渐进式经济制度改革,而且得益于转轨的“后发优势”;二元经济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无论从增长质量的改善上还是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上都高于经济制度变迁;简单的资本非国有化改革在过去有弱化我国规模经济以及资本产出效率的作用,未来经济改革的核心应当从过去的所有制改革、市场化和开放化转向以二元经济转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之上。  相似文献   

7.
山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也极大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结论为山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特征,将产业结构和制度引入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理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和制度不仅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生作用,影响其产出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实证分析显示,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产业结构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演进特征。总体上,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有明显作用,但是其要素配置功能则只具有短期效应,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同,其对要素配置功能具有长期和短期效果,而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则是短期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工业产品和产能过剩严重的同时,第三产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在世界经济亟待复苏的背景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改善投资与消费比例、扩大就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从而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组织召开了2010年年会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研讨会,本次学术年会围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低碳经济与服务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与政府管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积极的交流探讨,反映了产业经济学研究中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低碳经济发展等领域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本次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归纳与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过于微弱;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投入多产出模型,从产出、投入两个角度测算分析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产出视角的分析表明:相比非信息产业以及信息应用产业,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且存在“硬”强“软”弱的结构问题.基于投入视角的分析表明:资本投入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从动态演变来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剧烈波动都发生在经济危机后,而且往往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反向剧烈波动,表明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投资的过度增长往往伴随着低效率.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演进特点与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蕾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60-64
"首都经济"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本文采用产业经济学中的相关方法和评价技术,对北京市从建国至今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最后归纳出推动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4种主要驱动力,从而为合理构筑并不断优化北京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和检验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工业产出在经济总规模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趋于增加,工业产出在水平值上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工业产出增长的波动性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重要成分,并对经济周期波动起到连带作用;由于经济周期波动也对工业产出波动具有反馈影响,因此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仍然是重要的政策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LMDI模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Kaya及其扩展模型将CO2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7个方面。根据1995~2009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数据,利用LMDI模型分解计算出7个因素的CO2排放量和贡献值。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江苏省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对CO2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起到负向驱动作用,人均产出和产业能源强度分别是影响CO2排放的正向和负向主导因素。降低CO2排放量,需要通过提高产业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6.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按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划分方法,利用偏离——前额法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苏南城市群地区产业结构具有相对优势,对经济增长偏离有积极贡献;而苏中和苏北城市群地区产业结构都具有一定劣势,对经济增长偏离有迟滞效应.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地矿部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矿部门产业结构发展演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生产的经营活动已涉及到30多个产业,特别是工程勘察施工,矿产开发和矿产品加工,商业贸易服务印刷等产业近年发展较快,在部门经济中占的比重较大。“九五”期间是地矿部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之间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神黄铁路运煤专线为对象,研究其全线开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试图回答新开通的铁路运煤专线在改变了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同时,是否改变了地区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型的演变趋势,是否存在高耗能行业替代低耗能行业,从而形成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反向驱动力。通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Model)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神黄铁路运煤专线的全线开通对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为2019年开通的浩吉铁路可能带来的地区宏观影响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煤炭资源、理性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中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偏低以及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转移新趋势下,甘肃省如何抓住机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规模经济作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环境理论等,探讨了重工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对策.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需要对重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探寻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规模经济与重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聚集经济及环境容量与重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和重工业的发展及经济的增长,这构成了重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我们提出了重工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