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在医疗条件改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可及性以及公平性反而下降。这可以解释我国现阶段卫生投入绝对量的不断增加与卫生产出的不尽如人意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卫生投入引向社区,在社区卫生机构具备提供基本医疗的条件之后,对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投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和评述了医疗市场准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分类、医疗机构补偿和激励机制、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政策,以及医疗器械价格政策等医疗卫生领域主要经济政策,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指出了当今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7)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流向与费用情况,并讨论原因,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医疗服务和卫生经费等部分资料,描述性分析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流向与费用情况。结果:各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次总体呈上升趋势,门诊病人流向二三级医院占多数,门诊病人医疗费用增长较快。结论:医疗机构门诊病人就诊流向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较快,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进社会福利,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分析认为我国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使县乡基层财政承担了大量的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在基层财政的财源不足、可支配财力下降及基层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约束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出严重不足。并提出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卫生投入的事权分担体制等措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层面不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医疗资源利用率低和医疗资源配置方式不适应疾病模式变化是新医改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讨论,认为医疗制度运行常态化导致配置资源非均衡化,而资源配置非均衡化进一步导致效率低矮化。提出摆脱制度吸纳资源的路径和选择,首先应通过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的制度体系保证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其次,政府应该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明确医疗卫生产品的属性、鼓励民营营利性医院进入医疗市场,建立多元化医疗投入制度;再次,通过倡导基层医院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转诊,保证就医结构的合理;最后,根据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的需要培养全科医疗人才,医学院校要对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培训,保证基层医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巍  王余丁  赵邦宏 《经济与管理》2010,24(7):70-73,91
基于河北省654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农户对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需求增强,但在就诊上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这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在药品与服务供给上的相对不足有很大关系;农户负担的成本种类多、金额大,初级卫生诊所环境建设的缺失以及对其监管力量的相对弱化是影响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供需不均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区域卫生规则,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农户需求。  相似文献   

7.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正从医疗服务等个人卫生服务领域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转变,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社会和谐的健康屏障,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步骤。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虽已基本草创成型,但依然面临卫生服务网络粗糙、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增加投入、重塑城乡医疗格局、创新机制并加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6年第三期,本刊刊发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主要经济政策评述》一文,该文主要针对医疗市场准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分类、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政策,以及医疗器械价格政策等问题,从政策层面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本期,该作者又通过对现行医药价格的理论基础,现行医药政策下医疗费用的形成过程,以及医疗保险在现行医药价格政策下的作用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析,阐明我国目前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他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尤其是医药价格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扭曲和后果,并讨论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改革的两大方向,即公立医疗机构的结构重组和制度变革: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力量,引导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更多地流向市场不足的地方;另一方面,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的制度变革,使公立医疗机构转变为独立的法人,为各类医疗机构的大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组群分解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1991-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医疗卫生负担差距的演变和影响。结果发现,健康、到达最近医疗机构距离、地区、收入等不仅影响农村居民医疗卫生负担水平,更是影响农村居民医疗卫生负担差距的主要因素。如果说健康作为衡量人们医疗服务需要的重要变量,其导致的医疗卫生负担差距是"合理"的部分,到达最近医疗机构距离、地区、收入等更多反映的是农村居民医疗卫生负担差距中"不合理"的部分。其基本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加强农村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缩小东中西部间差距、制定向贫困人群倾斜的政策,消减农民医疗负担差异,促进卫生公平。  相似文献   

12.
医疗保障是国家保障社会成员医疗及健康的公共制度和政策。在医疗保障中,政府本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卫生、维护居民健康权益、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等重要职责,但我国医疗保障中在立法、医疗卫生规划和医疗资源配置、政府投入、政府监管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政府责任缺失。责任缺失造成的危害构成了强化医疗保障中政府责任的依据。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我国政府医疗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状况。  相似文献   

13.
张晓云  贺川 《当代财经》2021,(11):28-40
后疫情时代,重新审视财政投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对于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省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数据、卫生总费用筹资数据双重视角,通过构建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投入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财政投入强度存在显著的政府间互动和正向溢出效应;相较于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同时,区域间财政透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强度存在门槛效应,且当前大部分省份处于递增效应阈值区间内.因此,应提升财政资金投入强度,拓宽公共医疗筹资渠道,增强各省份医疗服务供给上的协同合作与空间联动,发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低、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阶广义差分法和岭回归法,使用SAS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分别建立医疗卫生费用的供给和需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弹性相对较小;医疗卫生需求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人口调整数和卫生事业费同方向变化,而与医疗机构的数目反方向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进一步加重了居民的医疗负担。对此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职责范围,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从公共财政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所存在的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改革过度市场化、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在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必须从医疗卫生产品的特殊性质出发,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投入绩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政事分开;中游,即医疗卫生监管体系的改革,改革目标是管办分离;下游,是医疗服务筹资机制的改革,是通过医疗保险筹资还是国家直接办医疗机构,国家财政补供方还是补需方,卫生资源由市场配置还是由计划配置,这是目前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扩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受益面;通过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制度,保证人人都享有最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和能力。通过户籍制度、劳动制度的完善,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劳动权;通过完善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2012~2015年不同等级的功力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方式和财政补偿情况。通过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医疗机构费用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医疗机构总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占有76%的比例,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的医院。功力医疗机构在2014年呈负值,药品是医疗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一级、二级、三级的医疗机构,政府财力补助相当于20%,35%,50%的人员支出费用[1]。14年的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的加成率为17%,22.1%和24.6%。因此,医疗机构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根据医疗服务的格局,对成本进行核算,逐步应用到办医机制中。  相似文献   

19.
健全医院内部机制 强化全成本核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42-143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出,医疗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医疗机构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取得快速发展,迫使医院在增加创收来增加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成本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已成为医院提高竞争实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刘松暖 《经济前沿》2001,(10):103-104
宝安区是深圳市6个辖区之一。全区人口273万,辖8镇2街道,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5所,病床2240张,医务员工5014人。2000年全区共收治住院病人81万,门诊51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6%。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宝安建区以来,政府加强了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投入4亿多元用于区、镇医疗机构的建设,引进一批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增添了大量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强化了改革与管理,加速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体系基本形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仍较滞后。领导管理体制的竞争机制尚未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