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商标反淡化制度产生早、发展快,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泛影响力。本文以美国司法实践中商标反淡化的相关典型案例,以及相关重大立法成果为线索,探析美国商标反淡化制度从产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司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方友熙 《全国商情》2009,(5):122-12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商标反淡化保护成为各国立法的中心内容之一.商标权作为权利是法律所保护的,从利益角度分析,商标权包括了私益和公益,现行的反淡化保护已经偏重了私益.本文通过对商标反淡化理论和国内外立法、司法实践分析,认为商标权的价值目标应该建立私益与公益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商标淡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构成要件是:首先要有商标淡化行为,包括割裂、贬损、曲解等;其次淡化的对象包括驰名商标和知名商标;商标淡化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应以赢利为目的;商标淡化不以造成实际损害为要件.反淡化保护措施主要有:完善立法;企业要加强自我保护,预防淡化;强化行政和司法救济等.  相似文献   

4.
商标淡化是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其构成要件必须有商标淡化行为,淡化的对象包括驰名商标和知名商标,商标淡化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应以赢利为目的,商标淡化不以造成实际损害为要件。反淡化保护的措施是完善立法、企业加强自我保护、预防淡化、强化行政管理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人们保护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商标淡化的认定标准和救济方式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商标淡化构成要件中争议较大的商标淡化的保护对象是否包括著名商标以及是否要求造成了损害结果等问题进行论证。同时重点介绍了禁令救济和民事损害赔偿等行之有效的救济方式,以期为我国商标淡化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驰名商标享有很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措施对驰名商标进行特别保护。在众多的保护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本文结合国际立法及我国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淡化的表现形式及认定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更加重视品牌保护问题,对商标的保护意识与需求日益增强。我国现行的商标保护制度及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及商标权利人的需求,有必要引进新的理论加以改进、完善。国际上盛行的商标反淡化理论,恰能弥补我国商标保护制度的不足,可吸引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淡化作为侵害驰名商标的重要形式,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试图从驰名商标淡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表现两方面进行论述,全面分析了我国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并从立法的角度为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制度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至今未达成一致,Trips协议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文章对平行进口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评析,探讨了美国和欧盟、日本等国家有关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动态和司法实践,提出应立足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建立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商标平行进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商标淡化是指非商标权人在非类似商品上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