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可 《企业经济》2004,(2):129-130
随着我国汽车信贷消费的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在我国方兴未艾。通过对汽车市场、汽车信贷消费市场的分析,可以推断,这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技术创新的产物,它源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正式的资产证券化发端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但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渐升温,汽车信贷业务的增长,汽车消费贷款证券化很有可能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下一站。  相似文献   

3.
融化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贷款买车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各种个性化汽车信贷服务也相继展开,一场围绕汽车金融展开的竞争也在火热上演,“零首付”“零利率”“贴息”等优惠字眼不断挑逗消费者的眼球,也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面。然而消费者对于这类名目繁多的汽车金融业务是否认同,是否会利用这种业务在购车时为自己买单呢?本期《汽车消费报告》与12580生活播报联手展开的调查,就从“汽车金融”这个话题说起。  相似文献   

4.
汽车信贷市场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呈猛增态势,2002年比1998年增长了286倍。2003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已达2000多亿元,但相对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现有贷款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贷款销售出去的汽车占新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20%,与国外的70%相距甚远。目前车贷已经是各商业银行积极  相似文献   

5.
彭家瑚  罗雄 《企业经济》2003,(8):149-152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一种以借款合同所确定的贷款本息为标的,投保人(即义务人或借款人)根据被保险人(即权利人或提供汽车消费贷款的银行)的要求,请求保险人担保自己信用的一种保险。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如三个月),因投保人未按借款合同按期履行还款义务,致使被保险人(即银行)受到经济损失,由保险人负赔偿责任。保险人履行了保证保险的赔付义务后,有权向投保人追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相应降低了汽车的相关税费,因而使汽车消费贷款继个人住房贷款之后,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成长性强、发展空间广阔的优质信贷品种。而保险公司为汽车…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贷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消费信贷的业务构成及消费意向情况 1.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构成. 消费信贷是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以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有: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家居装修贷款等.其中住房信贷是重点,占消费信贷业务总量的50-60%.汽车和助学贷款稳步发展,其他品种发展基本适度.  相似文献   

7.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银行和申请汽车消费贷款的个人在信贷交易中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违约率和坏账率高以及银行惜贷少贷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各项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继住房消费之后的又一热点,汽车消费贷款也开始与中国百姓“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9.
一、汽车消费贷款简介1、汽车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申请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8]381号文件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自1998年11月开始,在人民银行批准的试点范围之内,按照“部分自筹、有效担保、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0.
肖鲁良  梅承瑞 《企业经济》2003,(1):63-63,171
一、信贷经营行为变异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经营行为进行了整治和规范,有效地遏止了曾经出现过的大量信贷业务违规操作、不讲效益、粗放经营的现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贷经营行为的整治和规范,也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贷款程序过于复杂、片面强调贷款安全、贷款投放量萎缩等,并没有完全摆脱“一放就乱、一控就死”的怪圈。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行为的变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片面注重货款操作程序,相对忽视贷款经营结果。各总行制定实施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并…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的通知》,明令禁止商业银行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又一次重申信贷消费需指定用途的问题,这无疑给银行的个人信贷消费业务又上了一道"紧箍咒",同时给实行信贷消费的居民的信用又敲了一记警钟。商业银行:积极制定降低不良资产的有效政策目前,个人信贷消费已在很多国家广泛开展。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个人信贷消费已达银行业务量的30%,美国花旗银行个人信贷量更达到了60%。我国自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关于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金融业1998年的信贷工作中,一种信贷方式的出现与国有工业企业的扭亏联系在一起,尽管它远不如消费信贷那样引人注目,但是,毫无疑问,这种信贷方式却是国有亏损工业企业的“及时雨”,这就是“封闭贷款”。  相似文献   

13.
县级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承担着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贷支农任务,农村信用社贷款已成为广大农民筹集生产、生活资金的主渠道。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行“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货款”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农民消费贷款等新的金融服务品种,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住房信贷的发展,近期有不少地方推出了一种“零首付”的贷款品种,即购房者不需支付任何首期付款,可以从银行获得100%的抵押贷款。它预示着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从以往追求大企业、大项目和大笔贷款,开始向小百姓和小笔的消费贷款转化。  相似文献   

15.
戴静毅 《上海房地》2000,(12):19-20
自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后。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推出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金融产品。如农业银行推出的“金钥匙”住房消费贷款金融产品;建行上海分行推出“乐得家”和今年推出的“零首付”住房消费贷款金融产品等。面对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一个个诱人的住房消费贷款金融产品,消费者“似乎”并不领情。出现银行一头“热”,购房者一头“冷”的怪现象。那么个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个人消费信贷相继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推出。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为口号的消费信贷正式走近寻常百姓。可以预见,消费信贷必将引发我国消费领域的一场革命。对消费信贷的理性认识消费信贷一般是指商业银行直接发放给个人或家庭,用以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教育、医疗、旅游等其它消费的贷款,包括分期偿还贷款,一次性偿还…  相似文献   

18.
王捷 《民营科技》2009,(4):41-42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房地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面对房屋销售不畅,一些开发商出现了到银行办理虚假按揭贷款套取银行资金的倾向。对个人住房信贷“假按揭”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观念,信贷消费这一消费模式逐渐为人们认可和接受。作为信贷消费中重要品种之一的汽车信贷消费,也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首推“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后,仅半年的时间持卡人数就达数千人,持卡消费金额700余万元。庄胜崇光推出的个人信用贷款,让消费者无需抵押、无需首付、无需付利息,即使兜里没有一分钱也可以先将商品搬回家,然后从下个月开始在一年之内,每月按实际消费金额的1/12由银行从指定的账户中扣款。据了解,崇光百货700万元的信贷消费中,70%贷款是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