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记者: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储能技术将会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体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李云峰: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电池储能技术,通过遍布电网的储能节点,智能电网可以对能源进行更有效的调度,使得整个电网的能源效率得到提高。过去,电网一般都基于大型集中式电站,通过已有的输配电...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储能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产业支持政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颁布的新能源政策中,要求所有新能源项目必须配备储能技术方案。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都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在能源结构的调整,大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等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迫切需要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促使电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智能化电网。未来的智能电网将是一个先进技术的复合体,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等等,而其中储能技术则是智能电网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支撑点,将在智能电网的多个环节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储能的本质是实现对电能的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种储能技术都面临巨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储能行业在中国方兴未艾,正日益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储能技术可以说是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核心。目前,不仅电网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充电站,意欲取石油巨头而代之,成为国内的能源霸主;  相似文献   

5.
储能的本质是实现对电能的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种储能技术都面临巨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概况国家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于2010年7月获得国家能源局授牌,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研究范围涵盖智能用电技术、储能技术、能效测评技术、定制电力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微  相似文献   

7.
新电改进一步明确了智能电网是未来发展方向,也将储能问题再次拉入公众视野。2015年4月9日,欧洲首座并网混合飞轮储能电站项目宣布即将开建,这标志着这种纯机械、清洁、环保的储能技术正进入大规模实践阶段。储能技术常常被看做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大都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需要  相似文献   

8.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是为了保障电网稳定性、安全性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储能技术现已被视为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储能系统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稳定控制装置和储能技术相结合则可以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保护联络线,实现"以调代切"和"升降双向"等控制技术,增强了电网运行调控手段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吴惠 《魅力中国》2013,(13):284-284
电力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在社会发展中以及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通信是电力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力通信网属于承栽电网管理、营销、调度、生产的基础物理网络,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网经济、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未来公司信息化建设以及电网智能化建设等都会迅速发展,对于支撑电力通信专业的能力,公司各专业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使信息化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得到满足,必须要使电力通信网建设得到加强,除此之外还必须使电力通信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使电力通信网管控能力得到提高。本文针对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田中强  张崔嵬 《魅力中国》2013,(25):341-341
现今阶段,储能技术的发展已日臻成熟,而电网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将储能装置应用于电网中,能实现电网的动态功率补偿从而极大地增加电网的运行控制的主动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关注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电力消费需求减弱的经营状况下,电网企业应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管理,建立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和收支两条线为手段的集权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电力储能技术一直在向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电力储能技术,除抽水蓄能外,大多数均处于示范阶段,少数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总体上同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截止到2014年,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41GW,占世界电力装机总量的2.5%左右。其中,抽水蓄能装机140GW,占储能装机总量的99%,压缩空气储能装机0.44GW,钠硫电池装机0.339GW。预计到2050年,仅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化电网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投资激励的有效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为切入点,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确定电力需求对商业化电网投资激励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当存在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时,只有当消费者和电网投资商都是风险中性时,商业化电网投资制度才能引致有效的电网投资水平;只要消费者和电网投资商中有一方是风险规避的,则商业化电网投资制度将导致电网投资激励不足。  相似文献   

14.
简介 针对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余年的技术积累,于2010年设立了先进储能电池技术研究部。形成了以大规模高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为主,锌溴、多硫化钠/溴液流储能电池技术、高比能量锂硫电池和新型金属空气电池技术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技术布...  相似文献   

15.
涂万超 《魅力中国》2013,(8):280-281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面临着大电网、电力外送、特高压等新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都给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教育培训通过对员工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培训,极大提高了企业职工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促进了企业的优化发展,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本文浅谈了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特殊性。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发展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洪源 《发展》2009,(3):133-134
电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电网建设和发展落后,电煤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电价改革滞后,节能减排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也是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必须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加快电网建设,努力减少电煤供需矛盾对电力工业运行的影响,推动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抑制电力需要的过快增长,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婧竹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19-227
新能源配储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供给方式之一。当前,新型储能技术处于多元化、快速发展时期。首先,评估应用潜力大、重点关注的新型储能技术现状及市场进展。其次,概括现阶段新能源电源侧储能的技术应用主要特点。最后,识别各类新型储能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8.
王亚芳 《魅力中国》2014,(17):256-256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电力负荷的稳定增长是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电力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负荷预测为地区或电网的电力发展速度、电力建设规模、电力工业布局、能源资源平衡,地区或电网间的电力余缺调剂,以及地区或电网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与平衡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2002年以前,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部到国家电力公司,每个阶段都有完整的全国电力规划,发电、电网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计划经济特色明显.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规划主体单位不明确,电力统一规划随之缺失;国家主管部门重视工程项目核准,对电力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不力;发电、电网企业各自为战,企业规划行为左右电力发展,各省市、各企业“主动争项目”与政府“被动批项目”的状态并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供电系统非线性负荷的大量增加,对电网造成的干扰愈加严重和复杂,导致电网供电质量下降。目前,电力谐波污染、功率因素降低与电磁干扰已并列为电力系统的三大公害。电力谐波危害已经引起了各个部门的关注,为了整个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必须对谐波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