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2011,(11):13-14
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中国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以决定是否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相似文献   

2.
1985年,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并成为此后日本长达10年经济衰退的商接导火索。 25年后,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为中国对美出口设置障碍。  相似文献   

3.
宁莉 《市场论坛》2005,(6):36-39
就在世界的富豪都聚集在北京。参加财富论坛的时候,5月18日.布什再次敦促中国尽快允许人民币升值。同时,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除非中国在未来的6个月内对人民币进行重估并使其更具弹性化。否则将被视为操纵汇率的贸易伙伴。美财政部长斯诺威胁称,如果中国固守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国可能采取报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已高达875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国家。与中国的巨额贸易盈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的不断攀升,去年达到7000多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中美贸易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内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又开始粉墨登场,故弄玄虚,污蔑中国在对美经济关系中使用“不干净的手段”和“不公平的贸易措施”,要求中国大幅升高人民币汇率和提高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并扬言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和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家,甚至相关法案都炮制出台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对中国施压,其基本的思维逻辑是:中国对美贸易的巨大顺差使美国丧失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对美顺差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如不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就会通过立法来实施制裁。虽然美参议院于近期推迟表决有关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舒默一格雷厄姆法案》,但将向国会提交的《格莱斯利一鲍克斯法案》,仍把矛头指向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因此,我们研究中美经贸关系,就要从中国的贸易顺差说起。  相似文献   

6.
美日等国人民币升值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刮起了一股“人民币升值”的风潮,本文试图针对主要鼓噪者美日等国的贸易逆差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中国出口、中美贸易逆差、中日贸易逆差都与人民币汇率无密切关系,而美日“人民币升值”论是别有用意,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国内经济和政治问题,而非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16日,14个美国参议员对《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提出了新的立法建议以此来解决他们所认定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指责的核心焦点是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人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时间齿轮刚刚转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就迫不及待地挥舞“狼牙棒”,拼命制造舆论,逼迫人民币升值。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财长盖特纳和一些可爱的国会议员连发高调,针对人民币汇率强硬讲话,暗示美国政府今年4月将把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秦寒 《国际市场》2011,(11):42-43
201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投票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该法案将操纵汇率与贸易补贴绑定,磨刀霍霍地直奔人民币汇率而来。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隔三差五地在中国贸易保护问题上找茬。它在政策上抛出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强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越来越热。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度中断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即将再续新篇。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施压,再次撩动了人们的神经,人民币升值与否,中国又走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成为美国攻击的靶子?人民币升值与否对我国和别国经济有何影响?各方观点不一。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人民币币值没有被低估和被操纵。而学术界则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姜烨 《商界名家》2005,(9):87-89
7月21日19点,当在国内外市场上喧嚣近3年之久的人民币升值谣言逐渐散去之时,中国人民银行“出其不意”地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告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上有一种舆论,主张中国人民币应当升值,其中,美国舆论的态度格外积极。美方的主要根据是,在过去一段时间,美元对西方货币不断贬值,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自1994年以来就很少变化,而最近两年,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美国一些人由此推断: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和控制,刺激本国出口,这一  相似文献   

13.
柯妍 《消费导刊》2011,(12):28-28
2011年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虽有好转迹象,但发达经济体仍处于萧条阶段,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的爆发也使得海外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中国经济因受高通货膨胀影响,也出现增长放缓现象。此时,美国“老调重弹”把经济不景气归结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这项旨在迫使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法案,将人民币升值变成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又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汇率的“事前”效应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汇率变动的“事前筛选”机制,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新生出口关系中持续性出口的发生概率,通过“事前筛选”促进了出口稳定。进一步讨论发现,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作用主要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起效,而且会阻碍新企业出口关系的建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虽然促进了出口稳定,但却以牺牲更多潜在出口关系的建立为代价,从而可能对出口增长潜力产生长期危害。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违反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4条、第8条和第12条,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并且人民币汇率并未构成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的"出口补贴"。美国的指控缺乏国际法依据,构成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一种"侵犯"。人民币汇率纷争可以通过国际法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凌花 《国际市场》2003,(10):24-25
近年来,日本的制造业深感无法抵御来自中国的强大出口攻势,于是,日本经济产业界频频呼吁中方上浮人民币汇率。东芝会长西室泰三认为,近年来中国竞争力大幅提高,有必要要求中国修改人民币的汇率。  相似文献   

17.
时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公开撰文批评人民币汇率机制;3月16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又联名上书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对中国施压以迫使人民币升值,甚至要求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就连美国财长盖特纳的访华,也被许多媒体解读为为人民币的升值铺路。就在社会各界在对人民币汇率之争评头论足之时,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据悉,从2009年底以来,人民币兑欧元、英镑的中间价分别上涨12%左右,对日元中间价也升值4.5%左右。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月来,美国国内要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的呼声日高,特别是近日,130名众议员联名抗议中国“操纵汇率”、14位参议员提议人民币升值。有评论认为,如果美国真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中美肯定会开打贸易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曾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在汇率问题上一再坚持中国操纵汇率,并且如果伴随贸易的制裁,中国不会熟视无睹;如果伴随着法律方面的诉讼中国也会奉陪。”  相似文献   

19.
金守慧 《商》2014,(36):248-248
中国汇率改革在持续进行,汇改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所以向中国出口的韩国企业今后要时常面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且升值预期强烈。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韩元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率对韩国向中国出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韩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多次较大幅度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后人民币汇制如何改革,各方面十分关注。今年实行的在现时汇率条件下自负盈亏经营的外贸体制,十分现实地提出了建立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的问题。人民币汇率不能象过去那样调整一次固定一次,要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建立汇率调节机制,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相应浮动。否则,外贸企业在国内物价波动、国际市场变化的环境下,难以做到自负盈亏经营,外贸体制改革将陷入困境。我们认为,当前建立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并建议根据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