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宏观目标以及特定的财政目标,通过财政资金的转移和使用,来缩小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权框架下,转移支付是平衡县级政府财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促进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2010—2019年山西省县域财政数据,通过对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分析转移支付对县域财力均等化的影响。结论显示,转移支付总体上能够发挥财力均等化作用,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贡献最大,税收返还也有助于缩小县域财力差距,但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了县际财力的不均衡程度。因此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会影响到各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上看,转移支付起到一定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但各地区财力差异仍然很大;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果最差。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和建立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来提升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水平,以促进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财力均等化是中央转移支付的最基本目标,是落后地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本文选取了尽量能反映区域特点的13个指标,对我国的省级行政辖区做了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划分,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欠发达地区。通过变异系数指标对比了中央转移支付对三大区域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结论显示,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均等化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其间的财力差距反而被不断拉大。欠发达地区受中央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导向不清和欠发达地区畸形依赖专项转移支付有关。  相似文献   

5.
财政均等化一般有水平公平均等化与财政能力均等化两种模式,而中国在特殊国情约束下应选择财政能力均等化作为财政均等化的模式。以此为基础,度量中国财政均等化的真实水平,发现省际间与上下级政府间财力分配不均衡显著,主要原因是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不理想。据此,提升财政均等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改革现行转移支付的类型结构和地区分配结构;明确各级政府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责任;构建各级政府的均等化财力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6.
胡少维 《发展研究》2011,(12):78-8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问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不足包括:税收返还不利于地区差别的缩小,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偏大、效率不高,各地区财力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议:逐步取消税收返还,提高一般『生转移支付的比重并规范其分配方式,建立区际生态基金模式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增加生态保护受益地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不以对等代价的商品或服务作为回报的资金流动。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分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接受资金的政府可以将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自有财力自主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属于均衡性转移支付范畴。我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为了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在保留分税制改革前结算补助等转移支付项目的同时,着重建立和完善了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一般性转移支…  相似文献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政府财力差距,确保各级政府工作稳定运行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加速区域经济的稳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吉林省建设进程,本省要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省情提出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期的财政政策目标:(1)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财政能力薄弱县市的财力,缩小地区间的差异,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2)对当前民生领域老百姓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实施省定最低标准的均等化。为实现近期目标,根据老百姓的需要与现阶段我省的财力水平,将基本公共服务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实行不同的均等化推进政策。同时,选择人均GDP、人均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公务员人均津补贴、财政“恩格尔系数”等反映经济财政能力相关的指标,把58个县市划分为较强、中等、薄弱三个成份,按“成份”划分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增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三是取消薄弱县市对省以上转移支付资金的配套要求,增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的指导与监督;五是开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公共财政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财政要致力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享有比较均等的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良好生活环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省际间基础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差距较大,尤其以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同其他省市的差距最大。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合理确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标准,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均等化责任,实现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转移支付的有机结合,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自由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系统趋向于脆弱,传统金融监管手段明显不足。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趋势基础上,探讨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脆弱性,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上述事实倾向表明,在金融体系结构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中,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金融稳定器的角色,而金融市场则内含着某些诱发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于财政平衡及赤字,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自定义性的分析开始,作了分层次的通盘考察,涉及到赤字的口径、比重、弥补方式、财政收支安排原则等等,并展开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勾画,以及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财政赤字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利用得当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处于风险积累到风险加剧的过程中, 通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全文对一些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全球化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高级阶段。金融的全球化会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优越的金融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变化。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同样深刻,使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我国目前在金融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我国在制定发展战略、融入全球化浪潮时,对金融安全问题必须超前研究对策,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娟 《生产力研究》2002,(2):141-142,147
本文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及在当前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并提出相关的战略措施 ,即寻求必要地合理保护、彻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强化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加强国际金融协作等  相似文献   

17.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金融脆弱性进行分析,对金融体系金融脆弱性进行界定,阐述了形成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并通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分析,提出抗脆弱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弹性监管与金融效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蒋海 《财经研究》2001,27(9):38-4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揭示,非弹性的金融监管会造成金融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只有实施弹性监管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的帕累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最后,文章提出了实施弹性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