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扩大、地面资源紧张,很多城市开始探索将部分地上空间功能地下化。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熟,地下空间的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有限的建设实践中,人们发现,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海绵城市的政策息息相关。在海绵城市新理念的指导下,制定限制指标、合理有效开发地下空间,才能避免开发地下资源的不利后果,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改善城市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供应结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通过对全国270个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土地供应存在明显的“内部失衡”和“空间错配”。在城市内部,住宅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比例明显偏低。在空间分布上,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用地供应明显少于中小城市,东部地区的人均土地供应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均“招拍挂”土地、人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供应量对房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供地总量对房价影响微弱;土地供应“空间错配”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向近郊的蔓延和蔓延区功能的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逐渐向近郊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1949年的109平方公里,发展为1983年的37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范围从旧城区向各个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各地"摊大饼"趋势明显。因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已取得了一定实践经验,但总体来说,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划定侧重于生态格局保护与已开发空间的优化整合。快速城镇化地区更需要在守住生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给予城市适当的规模扩张空间,使城市可以承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繁荣与人口增长。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榆林为研究对象,以既有规划拼合为基底,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规模预测、空间形态控制、"两规"建设用地图斑对比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开发边界。  相似文献   

5.
邓艳  吴克捷  孟令君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8-中插12
减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适应首都发展新形势,优化首都功能结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作为解决超大城市通勤的主要公共交通,始终是政府重点投资的基础性设施.城市更新工作中要抓住轨道建设机遇,贯彻"一体化"统筹思路,加强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协同建设,带动区域功能提升,改善民生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结合近年开展的系列轨道车站一体化项目,总结经验、梳理问题,从顶层设计、规划审批标准、协作机制、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轨道建设带动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浦东新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3年浦东新区普查情况,在普查的550平方公里(不包括滩地)的总面积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78.79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积为108.12平方公里(包含村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8.78%,占浦东新区街坊土地总面积的21.00%,工业用地面积为75.03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6.91%,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新兴城市深圳在全国率先进入城市转型期。当前,深圳的城市发展已从过去的以增量发展为主,转向以挖掘存量土地发展为主。这是深圳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圳土地空间短缺的问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历年变更调查数据,1997年至2005年,深圳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7400公顷,年均增长约4200公顷。由于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大量绿色空间被蚕食,未来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潜力不足150平方公里。然而伴随着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时期,明确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时空演变的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8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微观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聚类分析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刻画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在全国和各省内部均呈现出集聚状态;②在时空演变上,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呈现出向中西部倾斜的趋势;③在供应结构方面,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用地在长三角、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集聚.进一步从制度角度分析了上述特征出现的内在原因:层层下达的土地指标分配逻辑和地方政府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经营城市的逻辑决定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时空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物流技术》2003,(1):44-44,45
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是深圳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六大物流园区之一,属于六大物流园区中唯一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都市型物流园区,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园区特征。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北部,地处城市中心地带,总规划用地面积4.738平方公里,由笋岗片区(规划用地2.366平方公里)和清水河片区(规划用地2.372平方公里)两部分组成。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笋岗仓储区和清水河仓储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物流与商流相结合、物流…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县级市建设用地状况调查与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山东省县级市现状建设用地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超标和结构失衡现象,探讨了造成该现象的城市性因素,认为建设用地供给必须考虑城市经济水平差异、空间扩展方式和城市规模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以便能够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下,动态地为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留有适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保障房用地规划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社会调查、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中的问题及其制度约束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城市保障房制度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导致用地选址困难、配套设施滞后和区域布局失衡等问题,其制度根源在于地方财政偏好、保障房区位干扰、建设空间限制、房价收入比大、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不足等方面。通过比较国际经验,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编制专项规划、建立多样化的建设模式、加快配套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规范操作城市经营性用地出让工作,完善土地出让程序,形成充分竞争,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湖北省郧县位于汉江上游丹江口库区,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秦岭和大巴山余脉之间,是集"老、少、边、库、贫"为一体的山区贫困县,县城面积3863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郧县是国家限制性功能开发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近年来,郧县在土地出让中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规范操作城市经营性用地出让工作,杜绝串标、围标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试点政策恰到好处地统筹了"两难"局面,是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国土均衡开发的重要途径,代表了未来拓展发展空间的方向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全市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分别占版图总面积的61.3%和30%,开展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潜力很大。近年来,随州市大力实施"跨越赶超"战略和"圣地车都"建设,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和城市发展布局调整非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用地思路,打好"组合拳",逐步探索出破解用地瓶颈的十条路径安徽省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兴旅游城市,总面积9678平方公里。黄山市资源结构特殊,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存量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挖潜利用能力有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新增建设用地支撑,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资源供给刚性约束矛盾并存,面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也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对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也越发的重视起来。由于技术、国情等方面的限制,尽管我国城市建设经历了六十余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因此,本文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实际情况,先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进行描述,继而对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定方式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应如何处理的问题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期前回收问题等三项主要问题进行一系列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同时,推动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     
《房地产导刊》2014,(6):21-21
正上海供地计划减三成业内称有"托市"嫌疑上海2014年的住房用地(含保障性住房用地、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相比往年迟公布两个月。相比去年1000公顷的计划供应面积,今年的这一数据仅为700公顷,同比降幅达三成,创下近五年新低。官方公布数据显示,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接近规划天花板。2013年底,上海建设用地30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陆域面积45%。2008~2013年6年间,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净增量近50平方公里,距离2020年3226平方公里的终极规模,只剩下156平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地上建设用地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合理释放城市空间,优化设施布局,已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国土空间"概念的提出,城市的发展应当从过去主要基于地表空间扩展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转向重点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土地,充分利用城市空间,逐步将建设用地的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集约型存量优化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基于二维平面的国土规划、权属调查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土地审批的需求,现以上海轨道交通为例,分析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以及现有政策条件下,依据地下建设用地的规划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以满足地下建设用地项目的用地审批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一、城市规模过大已成为首都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建国以来,北京市区城市规模迅速扩大。1984年与建国初相比,建成区城市用地由109平方公里扩大到373平方公里;常住城市人口由161万人增长到488万人,近年以平均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流动人口也在急剧增长,1985年已近100万人。照这个速度发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快速推进"市府东移"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通州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并准确把握新设"城市副中心"后城市扩展的可能情景及其空间管控政策,将对顺利实现首都功能空间重构与有序增长产生重要的支撑价值。通过构建空间逻辑斯蒂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阐释了通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机制,定量模拟与评估通州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研判城市空间增长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提出了新时期通州城市有序扩展的空间管控建议。研究发现:1)受全市单中心圈层式布局的影响,通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区与人口集聚区均高度重叠于通州新城与近亦庄新城乡镇,共同驱动城市扩展空间格局的形成;2)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将进一步增加通州新城的城市扩展速度,与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的扩展重心将往东北方位移动近4km、通州新城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呈北部连片蔓延、南部趋于相对紧缩的城镇发展格局;3)科学运用城市发展的空间管制方案、规划引导作用和空间发展战略,严防城市连片、蔓延和单极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李洪东 《活力》2005,(7):269-269
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发挥最大的潜能城市土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有形资产,是城市政府的财政储备,也是城市政府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最大的一笔有形资产。绥芬河市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是沿小绥芬河的山间河谷平原,现在城市建设用地为12.15km^2,中心城区周边地带可建设用地是26.50km^2。用5年的时间将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如果只是现在城区的简单复制,那么两个5年我们的土地就没有建设的空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