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明海 《新理财》2005,(7):18-35
安然、世通会计舞弊分别发生2001年和2002年,但它们还没有成为过去时,牵涉到的责任追究很多是现在时,甚至是将来时.就拿世通会计舞弊来说,三年来,美国的司法机构和政府部门一直在追究有关公司和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问题,比如,美国联邦司法机构2004年3月之前就一直在追究前CFO沙利文(Scott Sullivan)合谋证券欺诈、证券欺诈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虚假材料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魏明海 《新理财》2005,(5):18-35
安然、世通会计舞弊分别发生2001年和2002年,但它们还没有成为过去时,牵涉到的责任迫究很多是现在时,甚至是将来时.就拿世通会计舞弊来说,三年来,美国的司法机构和政府部门一直在追究有关公司和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问题,比如,美国联邦司法机构2004年3月之前就一直在追究前CFO沙利文(Scott Sullivan)合谋证券欺诈、证券欺诈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虚假材料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还未退去,去年12月美国华尔街又爆出了麦道夫金融欺诈案。初步查明,该案涉及全球4800个投资账户,涉案金额高达650亿美元,被称作"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今年3月,麦道夫因涉嫌包括证券欺诈、投资顾问欺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虚假报告等11项罪名,已被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地方法院收审入狱。一周后的3月18日,常年为麦道夫公司提供外部会计服务的会计师戴维·弗里赫林也被检察机关指控6项欺诈。那么,麦道夫案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会计师为何也被起诉?从此案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本文就此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证券欺诈侵权纠纷中个体利益保护的重要性证券欺诈侵权纠纷作为贯穿证券发行、交易全过程的一种特殊侵权形式,类型多种多样,而且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交易主体市场地位的悬殊对比,上市公司一旦实施证券欺诈行为,将造成大规模的公众化侵权纠纷。这种"大众化"群体性纠纷所涉及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分布呈现集团性和扩散性,利益大小呈现出小额性和分散性。可以看出,一件证券欺诈案件往往牵涉到众多利益相关者,而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主体,对其相关利益的保护更是需要特别关注。(一)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结的Matrixx案,明确了原告提起私人证券欺诈之诉时应满足的"重大性"和"故意"两个起诉标准之具体含义。最高法院拒绝在"重大性"问题上适用黑白分明的判断标准,坚持从"是否有实质性可能性使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认为被遗漏信息的披露将显著改变现有信息的全局"角度来判断某一信息是否重大。Matrixx案判决将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的披露义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原告提起证券欺诈之诉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证券欺诈是发生在资本市场中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欺诈性行为,是一种侵权法意义上的欺诈。反欺诈制度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实陈述、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和操纵价格四种类型的证券欺诈在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润或非法避免损失的动机,在客观上造成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使得证券欺诈禁止制度在体系上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要求对证券欺诈的禁止必须通过刑事、民事和行政多种调整手段加以规范和禁止。因此,设计证券欺诈禁止制度的出发点在于为市场提供一个经济和效率的司法救济模式,以促进市场的公正和稳定。本文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证券法规及其成功经验,通过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反欺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体系,对构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反欺诈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姜莹 《金卡工程》2009,13(11):200-200
近年来,证券市场因为证券欺诈行为引发的违法案件层出不穷,导致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与我国证券欺诈案件民事诉讼方式不完善不无关系。本文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出发,结合证券欺诈案件的特点分析代表人诉讼制度在适用证券欺诈案件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完善代表人制度的建议,以期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得以更大发挥。  相似文献   

8.
证券欺诈是在证券交易中的优势犯罪。这种优势体现在信息、权势诸方面,其结果给证券投资人造成损失。中论述了证券欺诈的种类、成因、对策等内容,同时还简要论述了新颁布的《证券法》中有关证券欺诈的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突破现有证券违规立法的框架结构,大胆探索欺诈客户证券违规行为模式,对证券欺诈客户刑事犯罪化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了<证券法>与<刑法>在欺诈客户行为不同法律责任问题上的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理财》1994,(9)
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1993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1993年9月2日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一条为禁止证券欺诈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证券欺诈行为包括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作为联系违法行为与损害直接重要的逻辑纽带,是构成侵权责任的核心问题.在证券侵权责任案件中,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如何判定被告侵权行为与原告损害直接的因果关系更显棘手,并成为实现证券侵权案件中进行民事救济的主要难点.因为在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证券侵权行为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一个案件中可能是同时发生、共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所以,对于任何一类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来说,因果关系的确定都是难题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宣布,开始受理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这是我国建立证券民事赔偿机制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欺诈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高盛"欺诈门"事件由来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及其时任副总裁的法布里斯·托雷(Fabrice Tourre)在一项债权抵押证券(CDO)交易中欺诈投资者,之后又有多起跟风的股东诉讼案发生,这就是各家媒体所报道的高盛"欺诈门"事件.  相似文献   

14.
证券声音     
《深交所》2006,(8)
Christopher Cox(美国证监会主席):全美证券商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证券欺诈的受害者在平均水平上比没有受过欺诈的人了解更多的投资知识,这应验了一句老话"一知半解可能是件危险的事":  相似文献   

15.
欺诈自古有之,但进入21世纪以来,欺诈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形似"9.11"世贸大楼被炸.有些一流公司己不复存在,它们的执行官不是被判刑、就是被指控,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丧失上千亿的资本,而企业欺诈案件仍不断涌现.国外出现了安然,世通、泰科、施乐…一,而国内呢?蓝田、银广夏、科龙、三鹿等也不示弱.欺诈危胁到企业生存发展甚至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玩弄盈利游戏、粉饰资产负债表的公司说不!对视公司为个人玩物的董事长们说不!对欺世盗名的基金、及其广告说不!对拉抬投资组合价格以虚增收益率的基金经理说不!对有利于券商而不是有利于投资的交易系统与交易行为说不!对网上交易欺诈说不!对每一只股票都作推荐的证券分析师说不!对不关心投资利益的监管说不……这是作为投资的权利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吉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如何对其进行整改则需要上市公司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然而上市公司责任的实现并不是泛泛而谈,它需要一些特殊的环境,比如说证券市场的出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是披露制度,这也是能够实现整个社会责任履行的重点。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严格按照"管理层决策,董事会负责"的内在机制进行,与此同时,我们在履行责任时需要从"绿色证券"制度进行突破。由目前现状看,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披露制度进行整顿,发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外部实现机构也在不断完善。为了使上市公司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绿色证券"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8.
国内排名高居第一、号称拥有全球水准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普华永道"),却因2003~2004年间审计沪市老牌上市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0648,以下简称外高桥)的历史旧账,创下被同内上市公司追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的先例,索赔金额之大堪称国内"天价".随着股民诉外高桥证券虚假陈述赔偿纠纷案2009年11月获得法院正式受理,普华永道还面临被追加为共同被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麻烦.那么,普华永道在外高桥审计中是否存在重大过失?普华永道是否应对外高桥内部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造成的损失负责?投资者是否可以要求普华永道进行民事赔偿?而普华永道是否可以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免责条款寻求豁免呢?  相似文献   

19.
刘贵祥 《深交所》2004,(9):49-50
1.证券欺诈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对中小股东的民事救济措施效果目前,在证券欺诈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显而易见地需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广义的证券欺诈行为,包括诸如操纵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短线交易等多种形式,但能够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民事赔偿的仅限于虚假陈述行为,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二是证券欺诈纠纷的民事诉讼采取单独诉讼与共同诉讼的模式,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引入诸如集团诉讼等其他诉讼模式是否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三是证券欺诈争端的解决机制,除民事诉讼外,是否还可以另辟蹊径,采取仲裁、诉讼外调解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命志 《中国金融》2003,(22):46-47
英美两国对证券内幕交易的认定美国是较早对证券内幕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国家。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首先以法律形式禁止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各种证券欺诈行为,在1984年的《内幕交易制裁法》和1988年的《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强制法》中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尽管成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