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亲英 《魅力中国》2014,(12):236-236
《活着》是当代小说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悲剧小说。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好评,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向世界推广。这部作品的英译本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译的。英译本中运用了生态翻译学的思想,使得其成为翻译界中的典范。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切入点,对白睿文《活着》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力求揭示翻译的本质,希望能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作品中含有大量描写人物或景色的色彩词汇,色彩的运用使其作品美感十足、诗意盎然。但这种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色彩隐喻手法的运用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劳伦斯作品中的色彩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感官,更是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色彩词汇带来的视觉冲击为读者创造了美好的氛围,使读者更快速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但是人们对其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研究略显薄弱,本文旨在以《白孔雀》、《恋爱中的女人》为例分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色彩运用,分析劳伦斯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3.
阿拉文德·阿迪加的作品《白老虎》是2008年曼布克获奖作品,作品通过描述印经济高速发展下印度底层的遭遇,反映了庶民的身份验证之难。作品中反映的当下印度庶民的现实境遇和人民在面对身份和暴力的问题上的抉择,及此来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维护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也是庶民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杜建华 《发展》2011,(1):82-82
一、公平正义的提出及现实意义从春秋时代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到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美学上看,电影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作为当今最大众化的传媒.比其它传媒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艺术与文化已经公开地被蔑称为工业,遵循与其它商品生产一样的生产规则.由于文化生产的要素是按照商品化逻辑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大众艺术的商品化.电影<立春>所带给我们的正是艺术终结层面上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6.
卿青芳 《新西部(上)》2007,(5X):180-180,188
在“示众”给人们的那座一座寒气四射的死城里,涌动着一片“白”--白的看客,白的场面,白的审视者。与莫言小说的“红”的色彩相比,这种“白”的色彩来得特别寂寞、凄凉,特别茫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共5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当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当前大学生的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效果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记载了从汉末至南朝年间许多名士的言谈轶事,其中有关曹操的记载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奸雄形象;《三国演义》一书则在创作过程中吸收和改造了这些故事,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曹操的艺术形象,突出了他的奸雄本色。从《世说新语》到《三国演义》,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被逐渐扭曲,其中的历史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万海玉 《魅力中国》2014,(27):90-90
美国文学名著《飘》和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倾城之恋》两部作品的爱情叙事是均从女权意识的角度去赞美女主人公的反抗,作为贵族女性,她们在生存困境中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共同选择婚姻来改变命运,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形象和性格,使她们生活的结局迥然不同。本文试图分析两位女主角形象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郑建辉 《新财经》2000,(4):54-54
近两年,中国各行各业艰难爬坡,大众传媒却如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南国的《广州日报》稳稳地占据广州市纳税大户的前三位,北方的《哈尔滨日报》骄傲地摘走了所在城市纳税第一的荣耀,异军突起的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栏目招标价能被抬到上千万元。目前有的报社,大的不过数百人,小的不过百八十人,经营得好,一年就有上亿元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的年产值。  相似文献   

11.
陈波 《黑河学刊》2013,(7):14-14,53
艾略特在长诗《荒原》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几种女性形象,传达了天使理想在现代社会的没落和精神贫瘠荒原似的生存状态,这些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女性形象寓意着一战后弥漫西方的悲观情绪和幻灭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示众”给人们的那座一座寒气四射的死城里,涌动着一片“白”——白的看客,白的场面,白的审视者。与莫言小说的“红”的色彩相比,这种“白”的色彩来得特别寂寞、凄凉,特别茫然。  相似文献   

13.
孙鑫 《黑河学刊》2012,(8):81-82
电视剧《孔子》是拍摄于1990年的历史正说剧。作为历史正说剧的代表,它给我们呈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孔子的一生。在新媒介的诠释下,我们得以审视这一伟大人物坎坷的一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全新思考。但是,作为一部历史人物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回顾,不免也会发现很多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14.
高迎春  甘莹 《黑河学刊》2010,(7):33-33,35
小说故事平淡无奇,几乎无情节可言;对话简单,时而还重复;人物连名字都没有;陈述也不完全。但它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悲剧故事。它以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法摆脱的困境——心灵的孤独和空虚为主题,深刻地探讨了现实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人类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在《围城》中成功地塑造了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四个在主人公方鸿渐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钱钟书通过对这四个女性对婚姻态度形象地刻划描写,从不同的角度揭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和地位的女性对婚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于大众传媒对于学校体育的影响进行的阐述和分析,并对其正负两面的影响对于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部论丛》2004,(4):73-73
近日,由台湾新闻界名人崔慈芬所著的职场形象策划新书《如鱼得水》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崔慈芬女士在台湾是不折不扣的名人,当过台湾华视14 年的主持人、参与过采访过两岸会谈。2001 年,她抛弃在台湾的一切功名与荣誉,独自一人来到北京求学。《如鱼得水》以崔慈芬十几年的职场经验,第一次专门针对职场中人提出Social 技巧。当企管书籍大谈企业如何优秀如何卓越,成功励志书籍用成堆的名人案例编织一个梦想时,崔慈芬的这本书,以最朴实的案例和轻松的聊天语言,为我们奉上一道更精彩的职场文化大餐。———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吕峰博士一个台湾…  相似文献   

18.
戎巧月 《魅力中国》2014,(11):80-80
叔本华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叔本华哲学的出现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逆转现象。在《生存空虚说》这本书中,叔本华介绍了他的几个重要观点,如论女人,论自杀,论天才,生存空虚说,论噪音等。《论女人》以短小的篇幅、犀利的语言成为了经典。其中有关女性的许多观点被后世频繁引用,也同时引起很多争论。本文试从叔本华论述中的上、中、下三个层面分析这篇著名短文,阐发一点小议论。  相似文献   

19.
赵东雪 《理论观察》2014,(5):138-13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存在一些消极影响。针对其消极影响,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和国家一起努力,采取正确的措施克服它,从而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借助大众传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雷雨》和《画中情思》这两部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品,均成功地塑造出人生经历和悲剧结局存在较大相似性的女性形象蘩漪和吉拉娣。从两位作家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思想道德及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等方面来梳理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侧重从艰难的生存境况、复杂的性格及悲剧性命运三个主体层面来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相似之处,并对产生这种相似性的原因进行探析。同时也将从处世态度与觉醒程度的差异性上来比较两位女主人公形象的相异之处,进而分析造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