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银行出现了理财业务并获得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各个银行之间竞争的焦点。各个银行的理财业务种类逐渐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理财业务发展迅猛的同时,理财业务出现的风险也日益增多。"零收益"甚至于"负收益"的情况不断出现,有关银行理财业务之间的纠纷、投诉等等问题层出不断。本文通过对理财业务的讨论,分析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力军 《西部论丛》2006,(8):88-88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科学理财开始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由此而来,银行、保险行业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理财部门,开始细分客户群体,推出异彩纷呈的理财品种,为人们投资理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不少人开始显得有些左右为难,不知作何选择。  相似文献   

3.
马春薇 《中国经贸》2012,(18):277-27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理财业务也存在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有效地做好银行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推动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因此,探析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传统的银行理财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针对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传统银行理财之间的区别,从收益性、理财风险、认购途径和方式、理财门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宝宝产品是传统银行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推出的新型理财产品,因此文章将会着重分析传统银行的宝宝产品的特点,给理财人员提供具体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理财谜局     
2004年被称为"银行理财元年"。该年2月,光大银行推出了国内银行第一只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正式拉开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幕;9月,光大又推出国内银行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自那时起,10年间中国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从无到有,截至2014年5月未,全国4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50918款,理财资金账面余额已达13.97万亿元。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13%,给同内居民创造的财产性收入趟过4500亿元。  相似文献   

6.
陈梅 《中国经贸》2014,(19):134-135
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和银行资本监管趋严的环境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来为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加上理财业务本身资本占用低、投资领域广、盈利空间大等特点,成为了银行实现经营转型的重要选择。无疑,这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一个自律机制,能够发现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银行防范风险,保障理财业务又稳又快发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秋天。我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探访叔叔,当淡到如何教孩子理财时,叔叔无意中提到当地有家儿童银行,这自然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于是生出到这家儿童银行看看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近来,理财产品纠纷频起,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产生了种种质疑,产品波及面也在不断扩大,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到银行QDII,再到银行和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均被曝出亏损。市场各方开始掀起一股对银行“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讨伐风暴,理财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何看待理财产品信任危机?银行理财信任危机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为此,本刊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银行理财业务的改进之道,探寻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8,(4):120-120
阅读了《新财经》第二期“小事新说”专栏中的一则短文“银行理财零收益”,感到目前一些银行和理财机构,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这些理财机构的诚信建设,如果不切实提高和改进,不仅会影响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全民的理财热情。  相似文献   

10.
黎意  宋晓桐 《中国经贸》2009,(16):130-130
目前,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市场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银行理财产品下半年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晓辉 《中国经贸》2011,(18):119-119
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猛增加。开办理财业务是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转型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本文分析了今年以来我国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代客理财: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率先获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7月中旬,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东亚银行境内分行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允许上述银行在核定的额度内募集境内个人和机构的人民币资金,购汇后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这是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5号公告实施以来,首批商业银行获得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其中中国银行为25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为20亿美元,东亚银行为3亿美元。除上述三家银行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受理了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的相关购汇额度申请。我国内地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风暴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目前仍在讨论与观察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尚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金融业亦很难独善其身,新兴的中国银行理财市场面对着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其发展之路又在何方。本文在一个基础性的金融理论框架内讨论了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并试图给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俊仙 《中国经贸》2011,(24):109-109
随着银行流动性的不断趋紧,笔者发现.近一两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表外资金增长较快,是否会影响到宏观调控效果,还需央行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盲点,但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提高和理财意识的增强,理财需求不断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必将成为银行业争夺的热点。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借鉴国外银行经验的同时,开发出适合本国居民需求的理财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市民对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项目都比较熟悉,如:公用事业费转帐、银行卡、电话银行等,这些服务项目与产品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然而,虽然人们知道银行有以上金融工具,可如何较为合理地使用呢,许多人十分希望有银行方面给予指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老”银行员工,接触了不少客户,发现他们在使用金融工具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在此想给大家一些理财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4月11日银监会发布《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银监会在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再出重拳。继督促各银监局启动统计摸底之后,日前银监会正式开始了对各大行产品研发部门的调查。将逐项核查其产品存在的问题.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风险揭示不足等问题将是彻查的重点。对于发现问题的银行可能会暂停该行的银行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新财经》2014,(2):69-71
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将会是这次影子银行整治的重点,影响也将首当其冲。107号文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界定的同时,也明确了相关领域的监管责任分工,并要求各个金融机构将理财业务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19.
3月末,又逢季末银行揽存高峰期,许多国企的财务主管再度成为了银行理财经理的座上宾。但是,沪上各大银行目前在售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却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反弹,大都维持在4.4%至5%左右,呈现出环比下滑的态势。对走传统理财模式的国企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四大国有银行纷纷停供“免费午餐”,我国银行业已经开始步入全新的收费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用过往的手法跟银行打交道已经过时。那么,在银行收费时代,怎样才可以花更少的费用,办更多的事,让自己更好地享受银行为自己带来的理财服务呢。现有四招,看你能否轻松应对银行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