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难前行     
虽然过度的波动会带来盲目的冲动,但过分追求平稳,也会抹杀经济和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较大波动.本文根据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的统计数据,运用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十大进出口国别贸易的周期波动性.结果显示: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欧盟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性较大,对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波动性较小.另外,出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的出口波动;进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波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贸易成本加成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实际汇率,进而从弱化汇率波动的角度探讨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选择问题。本文还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贸易顺差国(或地区)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那些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会缩减实际汇率波动,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而汇率制度较有弹性且货币政策以利率为目标的国家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更适合选择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如美国、英国和东盟诸国。  相似文献   

4.
利用主成份分析指数对零售商业景气波动进行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某一类型的零售商业景气波动是通过一系列零售交易活动来传递和扩散的,而且任何一个零售商业景气波动测量指标本身的波动过程都不足以代表该类零售商业整体的波动过程。因此,为了准确无误地测定某种类型的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状况,必须综合地考虑影响其发展变化的相关景气测量指标的波动及其相互影响。此外,各类零售商业的景气波动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一个从某些方面向其他方面,从某一阶段向其它阶段,从某些地区向其他地区波及、渗透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就需从众多的测量指标中选择一些对零售商业景气波动比较敏感、代表性强的指标,用数学方法构造、合成一组主成份分析指数,以此作为测定、评价中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的综合尺度。  相似文献   

5.
陈安娜 《商业时代》2012,(27):50-51
本文基于服务贸易增长率数据,运用HP滤波法分析了1981-2011年香港服务贸易周期波动情况。结果表明,香港服务贸易呈现周期波动的特点,1981年以来共经历了10次短周期波动,平均每次是2.9年,3次中周期波动,平均每次是12年,尚未形成1个中长周期。文章比较了香港服务贸易周期与货物贸易的周期,发现两种贸易存在一致性,但服务贸易周期波动比货物贸易周期波动更稳健。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婷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12-17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国合成纤维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峰,为164万吨,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合纤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市场的变化,合纤进口量呈现波动下滑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04,(8):45-45
6月份进入雨季以来,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花卉的病虫害增多,花卉整体品质下降,尤其是玫瑰花头腐烂现象较多,并且由于天气和种植周期引起的花卉产量波动较频繁,整体花卉行情受产量影响而引起的价格行情波动也较频繁。  相似文献   

9.
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而周期波动分析是考察和检测服务贸易出口运行态势的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文献几乎还是空白.基于增长率直接法和增长率趋势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波动的识别和分析表明,198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经历了11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加强服务贸易出口周期波动和服务贸易出口预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服务贸易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结合GDP长波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的长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的中国服务贸易经历了8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目前的第3次中周期波动具有适度高位平滑的特征)、2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于第2次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服务贸易长波与GDP长波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赵亮 《市场周刊》2004,(33):4-4
近来,奥运工程“瘦身”报道频传。钢材市场是否将因此发生波动?引起了贸易商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继续延续近两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增速自2004年第四季度以来略有放慢,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一次小幅调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美国双赤字数额巨大、全球房地产价格高企、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日益扩大、贸易保护主义滋生等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在不断形成和累积之中。这种调整最明显的效应是,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剔除石油以后的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贸易价格指数的涨幅显著回落,世界贸易失衡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13.
郝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230-231
汇率波动对一国贸易品价格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过分析汇率波动的出口价格传递效应、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汇率波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价格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贸易条件分析及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因素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理论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直在进行热烈的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中国1998年至2007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简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影响较大,对出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汇储备与CPI波动动态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IS-LM-BP模型并借助1994年1月~2008年6月(174个样本)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物价波动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和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对物价波动均产生正向冲击;进出口贸易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外汇储备不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证实进出口贸易和货币供应量短期内减缓物价波动,但是长期内对物价波动冲击效应显著,加剧物价波动。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物价波动的外部传导机制,内外经济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日本1990财政年度的国际收支情况,随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海湾战争爆发引起的原油价格上涨而剧烈波动,经常帐户顺差比最高年份的1986年下降60%,净长期资本输出比最高的1987年下降70%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外旅行和油价猛涨而引起的支付增加,1990年度日本的海外旅行支付达321亿美元,石油进口支付316亿美元,此外,由于日本与其它国家利差减小,海外投资大幅度下降,如证券投资这一长期资本帐户中的主要项目只有上一年的30%。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经贸统计》2007,(4):19-23,33
综合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3.8%,增幅比2005年升高0.4个百分点。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世界贸易增长高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跨国直接投资呈现全面复苏的景象。据预测,2007年世界贸易和投资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趋缓,结构调整也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影响也日趋明显,它不仅从国际贸易收支方面,也从国际贸易结构等方面上,影响着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有利于进口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但对出口企业而言面临成本上升,应收账款贬值等问题。面对复杂的汇率波动情况,提出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发展战略的眼光顺应汇率波动,调节贸易结构和贸易形式、加强汇率管理以应对汇率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体系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壁垒措施。我国出口贸易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件也呈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到我国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应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入手,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预警机制,企业应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出口贸易波动风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组织作用,共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