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构建一个可靠高效的通信网络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文章对变电站通信网络时延进行分析,利用OPNET软件仿真获得具体DSAS通信网络性能,为实际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通信方案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彭志强  朱辰  徐洁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9):24-28,39
为了加强对智能水电厂整体概念的把握与其整体架构的理解,基于IEC 61850标准提出智能水电厂架构体系,分析了在此架构下的技术特点,重点探讨了智能水电厂技术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基于MMS通信规约的产品开发、非IEC 61850规约转IEC 61850规约、IEC 61850与IEC 61970模型映射。为深入研究智能化水电厂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IEC61850是基于网络通讯平台变电站的唯一的国际标准,也将成为变电站内无缝连接的统一通信标准,概括来说,IEC61850有着三同:同一世界、同一标准、同一协议,其包含三大特点:1、自描述特点;2、速度快(采用GOOSE机制);3、采用的每个装置均有配置文件,通过其来分辨每个装置,方便系统集成商,方便系统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IEC61850是基于网络通讯平台变电站的唯一的国际标准,也将成为变电站内无缝连接的统一通信标准,概括来说,IEC61850有着三同:同一世界、同一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电力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并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过程层设备的数字化、整个站内信息的网络化、以及开关设备智能化。传统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结合府谷发电厂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电厂厂用电自动化系的解决方案。文章阐述了智能电厂厂用电自动化系统架构以及在发电厂项目应用中的相关特点,分析了将IEC61850的互操作性以及信息共享化应用到发电厂项目中给用户带来的的优势。证明了IEC61850在电厂项目应用的可行性,并且具有可靠、准确、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把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IEC61850建模,打破了原有思维模式,对检修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一线技术人员由过去面向设备逐渐要转变为面向原理、结构和网络传输等深层次领域,从简单的运行维护发展到对整个智能站系统的理解、分析继而维护。  相似文献   

8.
在变电站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目前它是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分层构建,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笔认为,变电站的数字化首先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放式数字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结合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功能的信息资产识别方法。通过构造功能树建立资产识别的树状模型,并定义关键度作为衡量资产重要程度的参数;利用关联因子衡量资产之间的关联,通过构造关联矩阵,定量的分析不同资产对系统的关键度;进一步根据不同功能对电力一次系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系统级的资产量化方法。最后结合IEC61850标准构建了评估实例,验证了资产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USB2.0的红外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红外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已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基于USB20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2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接口简单灵活且有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另一方面,由于数据量通常都较大,要求主机能够对实时数据作出快速响应,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在USB2.0协议中,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480Mbit/s,且传输稳定,能够满足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要求。本文提出了应用USB2.0作为红外图像采集的通讯接口,实现快速、实时的红外图像采集传输。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通信技术为变电站提供了信息数字化通信的手段,改变了二次结构,解决了系统中传输与共享机制。为了早日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山西地方电力公司加大实施技改工程,出台IEC60870-5-103保护规约、IEC60870-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建立了完整的新一代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内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现状,分析几种控制系统通信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对比网络拓扑结构,得出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通信技术在可靠性设计上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双环型、双总线型和两种型式相结合拓扑结构的通信网络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满足相关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无线数字化广播传输是重要的媒体传播手段。为确保信号传输质量,选用通信系统仿真手段,基于MATLAB对正交幅度调制、卷积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等功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幅度调制的序列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卷积编码条件下的误码率较低降低,对白噪声不敏感,正交频分复用与IFFT之间具有良好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对时状态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基于智能变电站中采用IEC61850标准的二次设备对时状态的监测方案。通过在变电站内部署监测装置和监视后台,在不改变现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变电站内二次设备对时状态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广域网网络扩容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某公司总部与各地市分支机构互联的网络结构,结合总部网络维护人员提出的需求,针对目前的网络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网络扩容方案,分支机构与总部由原来的一条2 Mbit/s线路互联扩容为2条,形成了双线路、双设备的负载分担和冗余机制,实现了2条线路互为备份、自动切换的目标,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王梅  苏明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6):362-365,397
MIMO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是一种在同一时域和频域中向多个用户提供传输的系统。多用户MIMO技术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的独立性来增加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从而实现多用户分集和复用。针对单天线用户的线性预编码和针对多天线用户的线性预编码,对联合迫零、迫零和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对比。对实际通信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须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10月14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信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最高速率可达3-25Gbit/s,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Mbit/s,堪称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  相似文献   

18.
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项重要的自动化变革,智能化变电站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的设备,其各项运行参数均符合IEC61850的相关标准,这就保证了信息的数字化。文章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进行研究,对其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具体事例对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某企业为例,构建其人才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通过有效性检验后,对模型进行为期50年的仿真运行,最终得出该企业人才需求及结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多手段通信资源的全局共用与优化使用,针对通信节点多传输手段的自组网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MPR的OLSR路由协议(N-OLSR)。首先对HELLO报文格式进行修改,加入Port字段,根据通信手段的不同,对Willingnes字段的值做出修改,用接口索引来代替接口IP地址,将链路带宽大的信道用大索引号表示。以此为基础,从全局出发制定路由策略,将通信节点作为MPR的选举对象,改变传统方法在每个接口上进行MPR选举的机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来测试N-OLSR路由协议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完成了MPR从接口到节点的转移,降低了源节点将一跳邻居节点选为MPR的频率,从而减少TC报文的产生以及洪泛;改进的路由协议能够减少控制开销,降低丢包率,加快网络收敛速度。研究结果可为多传输手段的移动自组网提供一种可靠的路由协议方案,并且信道带宽越小越能发挥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