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商》2015,(40)
纵观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在立足于研究浙江省土地撂荒问题,对本文主要选用温州市农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贷款余额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不仅仅侧重理论分析,更加强调实证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搜集温州市1980—2012年相关的数据,描述土地撂荒现状,并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土地撂荒的影响因素,最后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调节对策。  相似文献   

3.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显露无遗。既有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是造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夜间卫星灯光和人口密度数据,本文构建了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空间扩张质量指数,并从产业集聚视角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是否导致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下降取决于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将引致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2)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素集聚能力较弱、依靠大面积土地出让的城市较为显著。政府尤其要警惕和重视这些地区的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问题。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市,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高质量扩张并不矛盾。应理性看待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陆秋盛 《现代商业》2011,(20):72-75
2008年,珠三角城市化已达68.9%,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7.7%,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土地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适逢广东省推出了"三旧"改造政策,如何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助推珠三角第三产业发展,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5.
吴欢 《中国科技财富》2008,(5):101-101,122
时值海南省建省办特区二十周年,海南经济改革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总结海南城市化进程也就是总结海南省经济发展历程。本文使用灰色关联法就海南省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并为海南省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土地开发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随之而来的各地区不断扩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则成为推高城市住房价格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对中国各省城镇化政策和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用帕累托指数和基尼系数来衡量的城市化政策对房价有一定的影响,在控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帕累托指数每降低10个百分点,2014年的省平均房价就会高出1.91%.  相似文献   

7.
影响一个国家社会养老保障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非常多 ,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复杂。一个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性质及其具体运行模式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态。另一方面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及其运行的效率将会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 ,给政治、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 ,更需要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综合决策支持体系 ,以协调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关系 ,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城市化战略至少在21世纪上半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这个战略中涉及到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在城市化问题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后发达国家模式,就是都市圈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就是中小城市模式。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究竟是选择大城市,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一直是一个政策争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城市过大并不利于经济发展,像北京、上海现在已是“超级肥胖”,各种伴生问题会影响发展前景,中国应该选择西欧模式,走发展中小城市的道路。但是随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大都市圈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在东部或者说出发达地区发展大都市圈,而在西部或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中小城市。下面我就大都市圈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问题是中国目前诸多社会问题的起点,研究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建立指标体系,定量地分析了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相互关系,从二者的关系中探索重庆城市化的发展之路。最后针对推动城市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上升。重庆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经济发展趋势符合全国发展趋势。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之一,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废气污染排放逐渐增大,所以重庆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也伴随着一些"城市病"的出现,而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不可再生资源对城市化水平有着一定的约束力。文章主要基于重庆水土资源对重庆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阻力做研究,并提出重庆在新型城市化下以资源环境为主题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持续近20年的城市化,在近几年来遇到了土地供给瓶颈。由于存在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土地"同地不同权"的状况,根据现有的法律,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的增量土地,过去一般要通过征用农地的方式来实现。但这种征用农地扩张的办法,由于18亿亩的耕地红线屡被触及,以及征地过程中暴力事件的频发,尤其是物权法实施之后,征地补偿越来越高,政府收益递减,已经越来越不可行。城市仍然在继续扩张。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让农村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迫切需要在城市化的范畴内解决土地问题,例如城市的财产土地、土地流通、对城市发展的限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农业用地的损失以及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权利。改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所有权,包括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可以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极为特殊,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外来人口(或农民工)集团.试图提出一个新的城市化模型解释中国城市化的这一特殊性,并为打通中国城市化推进的瓶颈、解决庞大外来人口集团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提供政策思路.以上海为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趋势、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就业"生态"及其在社会生态金字塔中的"生态位".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相对恶化,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社会稳定.据提出的城市化新模型和对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的实证结论,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中国推进社会融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斌  李拓 《财经论丛》2015,(1):99-106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直接加剧了环境污染;低水平的环境规制会刺激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而加剧土地财政的污染效应;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效率等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再加上管理的不善,导致城市化进程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对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土地资源、提高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供给不足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唯一出路.文章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石家庄市所辖县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区位、政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各县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途径和措施.这对于宏观调控小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平衡各县市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7)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展,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当前中国的社会面临着城镇化的问题。城市的迅速扩张导致了金融支持的不对称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金融支持以推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具体实践阐述了如何利用金融以及如何使用金融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肖海霞 《中国市场》2008,(14):18-19
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形成了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需要巨大的投资,而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依靠政策投融资平台的城市投融资实践遇到了现实危机和理论障碍。本文在分析中国"十一五"时期城市投融资模式轨迹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城市投融资面临的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土地资源有限、政治体制改革等主要环境变化,认为通过结构化融资模式,对城市投融资平台功能进行完善和规范、深化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证券化的途径、对权益化和非权益化融资方式进行整合创新的路径,可以实现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转型,从而促进中国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指标,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的依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许多问题,GDP有时候掩盖了一些隐性的经济问题,对分析经济,社会,自然领域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缺乏公正性,因此不能合理的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该文首先分析了现行GDP的缺陷,然后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