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利用2012-2019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对“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城市绿色发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促进变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加快碳排放“双碳”战略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双碳”目标规划的理念和目标约束。同时,要建立健全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基准的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有机协同推进,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城市建设运行中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下,能源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本文立足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背景,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次系统总结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分析现存的问题,最后就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体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市场激励为导向碳排放权交易是双碳实现的重要政策手段,该政策能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是否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本文以中国2013年开始试点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考察该政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成本倒逼、资金激励以及融资缓解三个渠道显著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国有企业和高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高于私营企业和低创新能力企业。因此应继续完善和推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升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努力破解环境资源制约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碳审计作为碳排放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为“双碳”目标实现保驾护航是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碳审计的基本内涵,然后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碳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碳审计实施的具体路径,期望能对碳审计的具体工作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仍然存在“不活跃、不灵敏、不畅通”等问题,进而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府驱动机制、市场分割特征、参与体系不健全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逐步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细化碳排放实施路径、加快大数据技术实施应用、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海莉 《上海商业》2023,(4):110-112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钢铁企业的碳减排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钢铁企业进行低碳绿色转型已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外部环境和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环境,分别从碳决策、碳成本控制、碳预算、碳绩效管理四个模块出发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分析并提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在碳管理会计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钢铁企业早日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助力我国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设立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未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依然存在资金结构不均衡、股债市场不匹配、碳交易价格非市场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尽快全面构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加快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李伯阳 《中国市场》2023,(26):13-16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想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双碳”目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展现大国担当,我国出台了多项低碳政策,这些低碳政策将会对国内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银行业面临新需求。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调节工具,应当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担当重要发展责任,文章分析“双碳”目标下政策性金融绿色转型的意义和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索政策性银行的绿色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建伟 《中国市场》2024,(11):183-186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高的主要因素,“双碳”目标的提出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双碳”的要求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为了使电力企业可以平稳地渡过转型困境,加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孙冉冉 《对外经贸》2023,(2):62-65+135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提出,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需要,又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双碳”战略目标提出两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重要转向,取得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果显著、“双碳”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技术助力能源体系转型成效明显、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日益凸显等显著成就。展望未来,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任重道远,“双碳”政策法规建设仍需完善落实、绿色技术发展升级任务艰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能力仍需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典型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生态文明的“业之大者”。文章立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量产及低碳技术、生产工艺及碳排放现状,对“双碳”政策下的钢铁行业进行了研究展望,分析了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探讨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产能升级、技术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时间节点公布,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必然要增加对低碳因素的考查,企业的绩效评价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碳投入、碳产出、碳减排入手,考虑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出适合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的提出需要我国转变新的发展思路,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的同时更好更快实现“双碳”目标。据此,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的一系列分析,发现我国存在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高碳行业贸易量居高不下等问题,阻碍了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建议我国重点提升先进服务业水平、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激励企业创新,同时,积极承担减排义务,妥善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碳贸易壁垒挑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深入剖析了企业低碳经济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企业低碳经济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的合理化建议,为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资源型地区高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文章在对陕西省能源消耗特征、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后选取了四大高碳产业,并根据系统性思维构建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内外部影响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借助改进STIRPA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低碳规制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结构因素、进步因素、产业人口因素、产业科研投入等内部因素均对陕西省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具有驱动作用。但产业富裕度和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对高碳产业减排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文章提出要“双管齐下”,通过外部低碳规制手段和产业内部各驱动因素等相互促进,协同促使高碳产业发展向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6.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动作为,也是引领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实体经济大省,江苏在“双碳”目标下推动产业布局优化,需要立足产业布局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构筑区域创新高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马嘉俊 《商展经济》2023,(19):133-136
近年来,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各国逐渐重视对碳排放等公共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在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各级政府对“双碳”目标积极响应,但从目前来看,碳排放权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对碳排放权的界定比较模糊,以致很难进行价值评估。本文基于碳排放权的不同性质和内涵来探究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和缺点,基于无形资产的角度,以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的比较来分析目前碳排放权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2020年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伟大愿景。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在生产端控制碳排放,而且还要控制居民消费端的碳排放。本文依据湖北省居民消费情况统计,围绕居民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探讨在消费端进行低碳消费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蕊  陈显荣  金璟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2):183-187+20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农业作为重要的碳排放源,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0年西部地区养殖业、种植业农业系统的碳排放量测算,利用泰尔指数探究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布存在非均衡性,农业生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匹配程度有强化趋势,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再逐步减少的态势,农业生产与降低农业碳排放尚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基于此,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在农耕地集中区域,建立绿色生产的标准化农业区域及规模化生产的标准体系;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把元霄 《上海商业》2023,(7):180-182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致力于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特色发展道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近年来与日俱增,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双碳目标下城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